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香港开始应对资本市场“内地化”

(2015-06-16 10:00:16)
标签:

安邦

香港

资本

沪港通

港交所

分类: 安邦观点
当前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的相互开放正进行得如火如荼。目前监管层正在研究提升沪港通额度,同时深港通在年内开放也已经成为定局,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工作也正在开展。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日前透露:“当前市场共识上有三个事情应该抓紧时间:第一是‘深港通’要开,全面的准备工作都已经紧锣密鼓进行;第二是每日北上的额度,最终肯定是要把它取消,但是什么时候取消,这是监管当局决定的。但是否在取消和不取消之间有中间地带,都可以考虑;第三是名义持有人的制度,关于这个制度,中国证监会已经在其网站上公布了现行的规定和规则,估计新的《证券法》出台以后,就会在法律立法层面把这个问题有可能彻底解决。我觉得这些障碍都不是实质上的障碍,随着时间的推移,应该在不远的将来都可以解决。”

随着内地与香港的资金流通渠道打通,香港金融市场必然会出现“内地化”的趋势,最为明显的是沪港通带来的港股“A股化”问题。自5月20日以来,三家香港上市大公司的股票市值遭遇腰斩。汉能薄膜、高银金融以及高银地产的投资者们遭受的账面损失共计360亿美元,但迄今没有任一基本面原因(比如一项重大声明)来解释这种暴跌。此番暴跌凸显了香港股市在股价巨幅波动方面的脆弱性,而且引发了这样的问题:去年才启动的连通香港与波动较大的上海股市的沪港通,是否正在改变香港股市的格局?市传背后舞高弄低股价的力量为“北水”。曾任香港证监会主席、现为中国证监会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的梁定邦坦言,中港股市交流日趋频繁,日后再出现“大陆式的暴炒”依然难以避免,监管机构要完全杜绝亦存在一定困难。

近期,香港证监会和港交所一系列的动向显示出,香港金融监管当局正在为香港资本市场内地化预作提防和准备。

一是熔断机制。香港证监会正在考虑允许港交所采取新的措施——个股如果在5分钟内波动超过10%的话将引发熔断机制。在今年1月的咨询文件中,港交所方面已经给出了新措施的大致轮廓,并将其命名为“波动率控制机制”。预计在6月末之前,港交所将向公众公布内容。港交所发言人LORRAINE CHAN表示,上述措施是为了避免市场出现类似美股那样的闪崩并维护市场稳定,而非控制个股的涨跌幅度。香港证监会CEO ASHLEY ALDER则表示,证监会原则上支持港交所的提议。“波动率控制机制可以应对包括乌龙指,运算错误和其他各种问题。”5月港股因为汉能薄膜和高银金融的暴跌而广受瞩目,引发了香港监管机构的审视。根据港交所的提议,所有恒指和国企股指数中的个股都将执行“波动率控制机制”。此外,两大指数的期货合约也将执行该机制。港股执行早午盘机制,根据提议,个股在每个时段内最多熔断两次,时段最后15分钟内无熔断机制。

二是港股涨跌停板机制。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11日还表示,涨跌停板的市场调节机制已经在市场上有共识,将很快公布咨询结果。他表示,这种机制是为了减少因为入盘错误和系统崩溃令股价出现不正常的异动,他强调由于措施研究时间较长,最快料明年才可以正式推出。

向来以自由市场自诩的香港近期推出的防止市场剧烈波动的一系列措施显然不是无的放矢。“北水南下”促使香港股市开始出现质变,投资风险越来越“内地化”,引起了金融监管当局的警惕。未来随着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项目开放,两地资本市场的融通会越来越深入,香港金融监管部门必须提前准备好应对之策。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港股A股化倾向已经引起香港金融监管当局重视,当局正在为香港资本市场内地化预作提防和准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