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安邦外汇金融银行市场 |
分类: 安邦观点 |
根据中国货币网披露的数据,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目前共有人民币外汇即期会员442家,主要包括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外资银行及企业财务公司等。此次扩大至全部境内金融机构,有助于丰富市场交易主体和客户背景,有利于改变当前人民币外汇市场相对单一的供求结构和交易风格,进而完善外汇市场的价格发现机制,进一步推进外汇市场发展。比如券商,由于券商客户包括海外QFII、RQFII等机构,相对于银行来说,虽然单笔外汇交易量可能偏小,但交易特征更为明显,风格转换更为迅速。
不过,此次改革深化似乎并未完全令市场满意。分析人士指,一方面,非银行金融机构参与银行间外汇市场仍需要与做市商进行交易,而不能直接参与市场交易,表明尽管将非银机构纳入,态度仍显保守;另一方面,没有将具有大量外汇交易和结售汇业务需求的进出口企业纳入到市场中,这些企业必须通过银行进行结售汇,中间造成很大的成本损耗。市场人士则称,非银机构进入初期仍将以代客经纪业务为主,意味着难以绕过实需原则的限制,对于改变供需结构影响不大。中国外汇市场受实需原则限制,外汇交易必须具备相应的真实贸易业务背景。这既是资本管制的方式之一,也在中国贸易顺差结构的影响下,造成外汇供过于求的现状。
在汇率改革的层面分析,要推进汇率市场化,需要一个有规模、有竞争的市场,而这需要更多的市场参与主体,以增进外汇市场的有效性。不过,仅增加外汇市场的会员可能还不够,汇改的进一步深化仍需在价格形成机制上下功夫,在扩大汇率波动幅度的同时,推动人民币中间价形成机制的改革。
目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的形成方式为,外汇交易中心于开盘前向外汇市场做市商询价,并将全部做市商报价作为中间价的计算样本,去掉最高最低后,进行加权平均。权重由交易中心根据报价方在银行间外汇市场的交易量及报价情况等指标综合确定。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外汇市场上的做市商一共34家,以中资与外资银行为主,还有进一步扩围的空间。去年4月,国家外汇局发布了新的《银行间外汇市场做市指引》,取消了关于做市商资本充足率以及代客跨境收支规模两方面的限制要求。在外汇市场参与主体进一步扩大至全部境内金融机构后,外汇市场做市商也应向符合要求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扩围,允许更多的金融机构参与到外汇市场做市中来。
除了机构上的扩围,交易品种上的扩围也是汇改的重要一环。随着交易机构的增多,以及资本账户开放的推进,外汇市场中的交易需求也将更加多元化,目前较为单一的交易品种将难以满足市场需求,需要进一步放开外汇市场,允许更多衍生品出现。今年6月,国家外汇局发布《银行对客户办理人民币与外汇衍生产品业务管理规定》,表示要进一步增加外汇产品,其中提到对各类衍生产品业务实行统一的一次性准入管理,降低外汇期权业务的准入门槛。此项规定需要逐步落到实处。
此外,为适应更加复杂与多元的外汇市场,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也需要进一步深化。近年来,外汇局推动简政放权、削减审批,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外汇局局长易纲近日撰文指出,以“无罪假设”和“负面清单”引领改革,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为继续打造外汇管理改革的“升级版”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近年来,外汇局连续推动汇率市场化改革。最新报道显示,外汇市场交易主体有望进一步扩大。此举将有助于提高市场运行效率,完善外汇市场的价格发现机制。不过,仍需要在交易主体、做市商及交易品种方面进一步扩围,并打造外汇管理改革的“升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