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地方债风险总体可控,局部严重

(2013-12-31 10:39:55)
标签:

安邦

审计

债务

储备

融资

分类: 安邦观点
地方债问题处理是中国2014年的重头戏。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便将“着力防控债务风险”列为2014年经济工作的六项主要任务之一。

国家审计署日前发布的《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全国各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20.7万亿,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2.9万亿,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6.7万亿。其中,省市县三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10.6万亿,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2.6万亿元,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4.3万亿,三者合计17.5万亿,相比于2010年年底的10.7万亿,增长了6.8万亿(或63.6%)。

与此前各方预期相同,此次公布的全国政府性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从国际通用的负债率、债务率和逾期债务率等风险控制指标看,截至2012年年底,全国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的负债率为36.74%;若将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分别按照2007年以来各年度由财政资金实际偿还的最高比率19.13%、14.64%折算,总负债率为39.43%,低于国际通常使用的60%的负债率控制标准参考值。全国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的债务率为105.66%;两类或有债务分别按照19.13%、14.64%的比率折算后的总债务率为113.41%,处于IMF确定的90%-150%的债务率控制标准参考值范围之内。三类债务的逾期债务率均处于较低水平。

不过,总体风险虽然可控,局部问题依然严重。分析审计署发布的审计结果,以下问题值得高度关注:

一是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增长较快。截至2013年6月底,省市县三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余额10.6万亿,比2010年年底增加3.9万亿元,年均增长19.97%。其中:省级、市级、县级年均分别增长14.41%、17.36%和26.59%。

二是部分地方和行业债务负担较重。截至2012年年底,有3个省级、99个市级、195个县级、3465个乡镇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的债务率高于100%;其中,有2个省级、31个市级、29个县级、148个乡镇2012年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的借新还旧率超过20%。从行业债务状况看,截至2013年6月底,全国政府还贷高速公路和取消收费政府还贷二级公路债务余额分别为19422.48亿元和4433.86亿元,债务偿还压力较大。

三是地方政府性债务对土地出让收入的依赖程度较高。截至2012年年底,11个省级、316个市级、1396个县级政府承诺以土地出让收入偿还的债务余额3.5万亿,占省市县三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余额9.4万亿的37.23%。

四是债务期限较短。从未来偿债年度看,2013年7月至12月、2014年到期需偿还的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分别占22.92%和21.89%,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到期需偿还的分别占17.06%、11.58%和7.79%,2018年及以后到期需偿还的占18.76%。

五是部分地方和单位违规融资、违规使用政府性债务资金。审计发现,部分地方违规通过BT、向非金融机构和个人借款等方式举借政府性债务2457.95亿元;地方政府及所属机关事业单位违规提供担保3359.15亿元;融资平台公司等单位违规发行债券423.54亿元。国发【2010】19号文件下发后,仍有533家只承担公益性项目融资任务且主要依靠财政性资金偿还债务的融资平台公司存在继续融资行为;财政部等4部委2012年年底明确要求地方政府规范对融资平台公司的注资行为后,仍有部分地方将市政道路、公园等公益性资产和储备土地等以资本金形式违规注入71家融资平台公司,涉及金额544.65亿元;部分地方违规将债务资金投入资本市场22.89亿元、房地产市场70.97亿元和用于修建楼堂馆所41.36亿元。

归根结底,地方债问题是土地财政的问题,也是经济发展模式不可持续的问题,需要在经济转型上作文章。此前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短期应对措施和长期制度建设结合起来,做好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各项工作。加强源头规范,把地方政府性债务分门别类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严格政府举债程序。明确责任落实,省区市政府要对本地区地方政府性债务负责任。强化教育和考核,从思想上纠正不正确的政绩导向。也只有建立起制约地方政府行为的各类长期制度,地方债问题才有可能得到妥善的处理与化解。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审计署日前发布的审计结果显示,地方债风险总体可控,局部严重。归根结底,地方债问题根植于经济发展模式的不可持续,必须彻底转变政府债务扩张的发展模式,才能有效处理和化解地方债风险。(ALX)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