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安邦股债央行货币政策财经 |
分类: 安邦观点 |
按照宏观调控“区间论”的逻辑,当经济增长处于合理运行区间,要加大力度调结构、促改革。在三季度企稳后,进入10月、11月,中央政府调结构的力度明显加强,表现在货币口径上,央行连续发出偏紧的信号,市场流动性持续收紧。
统计进入10月后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在迄今的六周中,有四周实现了资金的净回笼操作,共计收回流动性604亿元;而在此前六周,央行向市场投放的流动性共计575亿元,收放之间,表意明确。
更明确的表态来自于央行11月初发布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在阐述下一阶段主要政策思路时,央行称,要综合运用数量、价格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加强流动性总闸门的调节作用,引导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平稳适度增长。同时,引导商业银行加强流动性和资产负债管理,做好各时点的流动性安排,合理安排资产负债总量和期限结构,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结合贯穿今年6月的“钱荒”,央行收紧流动性、推动金融机构去杠杆的意图昭然若揭。
受此影响,一级以及二级市场普遍遭遇流动性困局。10月社会融资规模仅为8564亿元,较去年同期少4342亿元。其中,新增人民币贷款仅5061亿元,同比多增7亿元,信托贷款增加404亿元,同比少增1040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398亿元,同比少增1127亿元,表内表外业务同时缩水。二级市场的表现同样不佳,自10月以来,上证指数已从最高点跌去了6%。更夸张的是对利率反应灵敏的国债市场,几近遭遇崩盘式下跌,自10月以来,新上市的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F1312从94.462下跌至91.406,引领现货市场快速下行。12月初,国债期货将迎来交割,届时又将迎来一番扰动。
流动性退潮的另一个影响,是资金利率持续抬升。周四(11月14日),财政部进行了300亿元3个月期的国库现金定期存款招标,中标利率落在6.0%,较上度9月12日的中标利率4.23%大幅上升,创出同期限招标利率近两年的新高。与此同时,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再度全线走高,隔夜SHIBOR上涨85.20个基点至4.1880%,推动短期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与转贴利率(可视为短期实际利率)节节上升。
要指出的是,这一轮流动性收紧可能不只是暂时现象。从种种迹象看,流动性持续紧张可能延续到明年春节。一方面,岁末年初,尤其是赶在节前,是传统上资金缺口较大的时间段。年底的考核、跨年后的资金投放以及春节前的备付,要求商业银行强化对于流动性的管理;另一方面,政策面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不放松也不收紧银根,暗示货币政策不会有大的调整。更何况,年底年初恰逢通胀压力抬升,10月CPI已达到3.2%的高位,接近3.5%的经济运行“上限”,货币放宽的空间不大。综合因素作用下,市场资金持续紧张可期,各方都要提前做好准备。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像6月那样的“钱荒”,应当是不会重演了。当市场资金极度紧张,央行有足够多的工具调节流动性——按期限由长到短分别为央票(3M-3Y)、SLF(1M-3M)、逆回购(1W-1M)与SLO(1W以内),确保市场利率不至于过于夸张,像“钱荒”期间,隔夜SHIBOR曾冲高至13.444%的历史高位。换言之,此后市场利率的无序攀升都将是货币当局有意而为之的,表达了明确的政策取向。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流动性疲软催动市场股债“双杀”。这轮资金紧张可能延续到明年春节。市场需要针对这样的假想情景调整流动性管理的策略,更要从中读到央行货币调控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