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的营改增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2012-07-25 13:42:18)
标签:

北京

营改增

税率

上海

试点

累进制税率

税额

中央

地方

利益

安邦

智库

财经

分类: 安邦观点
  北京将继上海开展营改增试点的消息,从2011年底到现在,已传了半年有余。不过,从现实来看,北京并未像最初传闻的那样,在7月1日成为营改增的第二批试点城市。有消息称,北京将与其他一些地区共同开展营改增的税制改革,可能将在三季度统一启动。随着启动日期临近,北京的营改增到底会怎么做,也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
  在试点方案正式公布之前,我们很难猜度,北京市到底会以怎样的方式开展营改增试点改革。不过,考虑到北京市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高达75.7%,营改增试点对于北京的影响将远高于上海。北京市相关部门理当慎之又慎,在吸取上海改革的经验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特点,作出制度创新。也只有这样,北京市的试点才会具有典型的意义。
  不妨分析一下,北京的营改增试点到底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对于北京市而言,首先要做的便是克服上海营改增试点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比如营改增后,部分行业的税负不降反升。从原因来看,上海市营改增试点的税率结构设计得并不合理,部分行业原营业税差额征收的优惠幅度更大,这使得改征增值税后,税率不降反升,也更难规避;此外,一些试点服务型企业难以从上游获得增值税发票,可抵扣进项税额较小,更加重了这部分企业的负担。
  北京至少可从两方面改善税负不降反升的问题。一则调整税率结构,使得企业在营改增后,所缴纳的增值税不高于此前所实际缴纳的营业税额;其二,对于很难获得增值税发票的企业,比如咨询业而言,可考虑以返税补贴等形式,冲抵企业因营改增所增加的负担。
  北京市可做的第二项调整则是,在对待不同规模纳税人时,不妨采取累进制税率,而非像现在这般,对应税服务年销售额未超过500万元的小规模纳税人采用简易计税方法,计3%的征收率;而对在500万元以上的一般纳税人,适用6%的增值税率。考虑到原营业税税率为5%,营改增后对小企业利好,但对稍微大一点的企业来说,负担可能会突然加重,税率的递增并不平滑,不利于企业的成长。需要指出的是,虽然,6%的增值税率较原5%的营业税只提高了1%,但以营业税或增值税为计税基数的城市建设维护税、教育税及附加、文化事业建设税以及北京市今年新增的地方建设税都会相应增加,无疑对企业的做大更加不利。
  在营改增的范围选择上,除上海市所试点的“1+6”模式,即1个大行业(交通运输业,包括陆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和6个小行业(部分现代服务业,包括研发和技术、信息技术、文化创意、物流辅助、有形动产租赁以及鉴证咨询等领域)外,还可继续扩容,以完善抵扣的链条,减轻下游企业的压力。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营改增的试点不仅涉及到政府与纳税人关系的调整,也涉及到中央与地方在财税上的分配。营业税属地税,除铁道部、银行总行及各保险公司总公司集中缴纳的部分归中央外,其余皆归地方;而增值税则按75:25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分成。上海营改增之初,为积极推动改革,当时政策明确,原属于营业税的这部分收入,转成增值税以后,仍然归属于地方。但对北京而言,由于主要国有银行的总行都在北京,在营改增的分成问题上,恐怕将比上海更加麻烦。上海营改增的税收收入划分尚且没有理顺,北京的问题可能只会更加突出,需要相关部门下更大的功夫研究与计算。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北京的营改增改革风声很紧,但一直未见推出。市场预计三季度出台的可能性较大。从经济结构来看,北京的营改增改革将比上海更具有典型意义,这也意味着,北京市有关部门需要进行相关的制度创新,而非仅仅照搬上海的那一套。克服上海试点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只是第一步,更重要地,要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营改增的试点范围与税率结构,妥善处理好企业、地方与中央三方之间的利益关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