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债危机失控的结果将是南北分裂
(2011-11-17 10:04:41)
标签:
欧债危机欧元区退出机制希腊德国意大利债券g3安邦陈功财经 |
分类: 安邦观点 |
10月26日欧盟二次峰会及其延长会议后,由于各方就三大支柱问题达成一致——希腊减记50%,银行提高核心资本充足率至9%,欧洲稳定基金(EFSF)扩大杠杆化到1万亿欧元——市场对于欧债危机的担忧有所缓释。但好景不长,进入11月后,欧债危机风云突变,目前已几近失控的边缘。
首先是11月初的希腊公投闹剧。11月1日,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意外呼吁对希腊救助条款举行全民公投,该提议于11月2日在希腊内阁一致通过,结果招致以德国为首的其他欧元区国家的指责。德国总理默克尔对希腊发出最后通牒,除非希腊对是否继续留在欧元区做出明确表态,欧盟将不会向希腊发放第六笔援助贷款。在强大的压力下,11月3日,帕潘德里欧被迫宣布取消公投计划,此后下台,希腊将由一位新总理来领导。
转折点是11月7日。当欧洲财长会议仍在希腊问题上纠缠不清,未在细节上取得尺寸之进时,意大利10年期债券收益率一度攀升至6.68%,达到欧元时代最高位,明显进入市场认为不可持续的区间。交易员们警告称,若非欧洲央行出手干预,意大利债市的收益率可能已大幅飙升——正是这种局面迫使爱尔兰和葡萄牙接受紧急纾困。自那之后,欧债危机的焦点由希腊转向了经济规模高居欧元区第三的意大利。
11月8日,意大利10年期国债收益率突破7%的心理关口,飙升至7.45%的水平,市场出现了恐慌性抛售;而由于议会投票结果显示其所领导的中右翼联盟在议会中丧失多数优势,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向总统承诺,将在2012年预算案通过后辞职,意大利债务危机之外,再添政府危机。欧盟主席范龙佩称,欧元区正面临生死危机。
11月9日及13日,随着两位空降的前欧洲央行官员,希腊的帕帕季莫斯与意大利的蒙蒂分别担任各自政府的新一届总理,欧债危机有所缓释,意大利10年期国债收益率重新回到7%之下。但在13日当天,标普误降法国评级的乌龙事件,又把法国推至危机的风口浪尖。市场普遍认为,这意味着标普正着手考察法国主权信用评级,法国恐怕离降级不远。
自此之后,法国国债收益率走高,连带西班牙国债收益率也攀升到高位,法西两国国债对德国国债的利差不断走阔,11月16日,一些市场人士指出,鉴于法国的实际融资成本已明显上升,法国只是名义上保留了AAA评级的称号,Assya Compagnie Financiere分析师马克·图阿蒂称,现在的问题不是法国评级是否会被下调,而是何时会被下调。
意大利与法国相继被卷入欧债危机风暴的核心,意味着这场从希腊等欧元区外围国家开始的债务危机已波及到欧洲核心国家,事态几近失控的边缘。若意大利无法从公开市场融资,而被迫求援,EFSF的资金量显然不足以支撑这个庞然大物渡过难关。数据显示,未来三年内,意大利需要6500亿欧元才能免于债务违约,而由于对希腊、爱尔兰、葡萄牙等国的救助,EFSF的资金估算下来可能仅剩2700亿欧元。与此同时,由于欧洲市场不稳定,投资者用脚说话,EFSF负责人雷格林承认,很难将基金规模杠杆化至1万亿欧元。再加上目前法国评级不稳,而EFSF又非常依赖于法国的AAA级评级,这将令本已捉襟见肘的救援行动更加雪上加霜。
有鉴于此,德国执政党基民盟已在党内开始讨论并通过了一项旨在督促政府推进欧元区退出机制的议案,这意味着德国已在开始为欧元区的瘦身做准备,一旦时机成熟,很可能会让问题国家逐一退出欧元区,以“双速欧洲”的形式,保住欧元。
这种南北分治的解决方案,恰合安邦的思路。安邦首席研究员陈功在内部讨论中不止一次提过,欧元将有可能演变成为“德意志货币”,缩小范围至德语地区流通。在这种构思下,以德国为首的核心欧元区将卸下“欧猪国家”的包袱,恢复经济增长,而以法国及意大利为首的南部国家将处在缩小版的欧元之外,在采用货币大幅贬值、债务重组等方式减负后,只要能够恢复生产,勤劳工作,增加储蓄,也能逐渐从债务危机的阴影中恢复元气。在此,由于法国银行业持有了过量的“欧猪国家”主权债券,它可能不得不加入南部区域,与“欧猪国家”共患难。目前看来,也只有如此,欧债危机才能够得到妥善解决。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进入11月以来,欧债危机进一步升级,几近失控,很可能面临分裂的最终结局。如果发展到这一步,北部以德国为首的核心欧元区将成为一股不可小视的力量,未来世界的G3格局恐怕将从此奠定。
首先是11月初的希腊公投闹剧。11月1日,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意外呼吁对希腊救助条款举行全民公投,该提议于11月2日在希腊内阁一致通过,结果招致以德国为首的其他欧元区国家的指责。德国总理默克尔对希腊发出最后通牒,除非希腊对是否继续留在欧元区做出明确表态,欧盟将不会向希腊发放第六笔援助贷款。在强大的压力下,11月3日,帕潘德里欧被迫宣布取消公投计划,此后下台,希腊将由一位新总理来领导。
转折点是11月7日。当欧洲财长会议仍在希腊问题上纠缠不清,未在细节上取得尺寸之进时,意大利10年期债券收益率一度攀升至6.68%,达到欧元时代最高位,明显进入市场认为不可持续的区间。交易员们警告称,若非欧洲央行出手干预,意大利债市的收益率可能已大幅飙升——正是这种局面迫使爱尔兰和葡萄牙接受紧急纾困。自那之后,欧债危机的焦点由希腊转向了经济规模高居欧元区第三的意大利。
11月8日,意大利10年期国债收益率突破7%的心理关口,飙升至7.45%的水平,市场出现了恐慌性抛售;而由于议会投票结果显示其所领导的中右翼联盟在议会中丧失多数优势,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向总统承诺,将在2012年预算案通过后辞职,意大利债务危机之外,再添政府危机。欧盟主席范龙佩称,欧元区正面临生死危机。
11月9日及13日,随着两位空降的前欧洲央行官员,希腊的帕帕季莫斯与意大利的蒙蒂分别担任各自政府的新一届总理,欧债危机有所缓释,意大利10年期国债收益率重新回到7%之下。但在13日当天,标普误降法国评级的乌龙事件,又把法国推至危机的风口浪尖。市场普遍认为,这意味着标普正着手考察法国主权信用评级,法国恐怕离降级不远。
自此之后,法国国债收益率走高,连带西班牙国债收益率也攀升到高位,法西两国国债对德国国债的利差不断走阔,11月16日,一些市场人士指出,鉴于法国的实际融资成本已明显上升,法国只是名义上保留了AAA评级的称号,Assya Compagnie Financiere分析师马克·图阿蒂称,现在的问题不是法国评级是否会被下调,而是何时会被下调。
意大利与法国相继被卷入欧债危机风暴的核心,意味着这场从希腊等欧元区外围国家开始的债务危机已波及到欧洲核心国家,事态几近失控的边缘。若意大利无法从公开市场融资,而被迫求援,EFSF的资金量显然不足以支撑这个庞然大物渡过难关。数据显示,未来三年内,意大利需要6500亿欧元才能免于债务违约,而由于对希腊、爱尔兰、葡萄牙等国的救助,EFSF的资金估算下来可能仅剩2700亿欧元。与此同时,由于欧洲市场不稳定,投资者用脚说话,EFSF负责人雷格林承认,很难将基金规模杠杆化至1万亿欧元。再加上目前法国评级不稳,而EFSF又非常依赖于法国的AAA级评级,这将令本已捉襟见肘的救援行动更加雪上加霜。
有鉴于此,德国执政党基民盟已在党内开始讨论并通过了一项旨在督促政府推进欧元区退出机制的议案,这意味着德国已在开始为欧元区的瘦身做准备,一旦时机成熟,很可能会让问题国家逐一退出欧元区,以“双速欧洲”的形式,保住欧元。
这种南北分治的解决方案,恰合安邦的思路。安邦首席研究员陈功在内部讨论中不止一次提过,欧元将有可能演变成为“德意志货币”,缩小范围至德语地区流通。在这种构思下,以德国为首的核心欧元区将卸下“欧猪国家”的包袱,恢复经济增长,而以法国及意大利为首的南部国家将处在缩小版的欧元之外,在采用货币大幅贬值、债务重组等方式减负后,只要能够恢复生产,勤劳工作,增加储蓄,也能逐渐从债务危机的阴影中恢复元气。在此,由于法国银行业持有了过量的“欧猪国家”主权债券,它可能不得不加入南部区域,与“欧猪国家”共患难。目前看来,也只有如此,欧债危机才能够得到妥善解决。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进入11月以来,欧债危机进一步升级,几近失控,很可能面临分裂的最终结局。如果发展到这一步,北部以德国为首的核心欧元区将成为一股不可小视的力量,未来世界的G3格局恐怕将从此奠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