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人民银行贸易顺差制造业金融安邦陈功财经 |
分类: 安邦观点 |
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再度迎来好消息。10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未来可能将更多的资源分配转向民间,要将更多的外汇“藏汇于民”,让国民自行决定外汇的用途。
安邦咨询首席研究员陈功认为,央行此举实际已在暗示将开放资本账户从机构扩大到个人!这意味着,中国居民终于可以很快地自由投资国外的股票、不动产,以及收购技术等等。
人民币国际化自1996年实现经常项目可兑换之后,已经走过了15年曲折和渐进的过程,这本质上是由经济发展决定的。1996年实现经常项目可兑换便利了商品贸易,为的是中国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但直到2005年“中国制造”形成全球规模之前,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的要求都不是很迫切。但到了2005年,“中国制造”已经到了急需转型升级的阶段,环境、资源、人工和技术等约束日渐显著,庞大的贸易顺差也为国家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提供了金融基础,而企业走出去离不开资本账户的开放,于是就有了2005年的汇改。
不过可惜的是,直到2008年金融危机以前,中国产业主流依然在扩张“中国制造”产能,并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踯躅不前,贸易顺差与GDP之比达到了10%,金融危机爆发后更是在4万亿的刺激下忙于低水平扩张,再次丧失产业转型良机。
真正的资本账户开放需求到2010年才开始逐步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这还是源于全球金融危机造成的全球消费需求萎缩使得大量的产业资本被迫寻找新出路,并在持续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下得以强化。当然,2009年9月G20匹兹堡峰会所提出的“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框架”也给了中国重启汇改以及开放资本账户以新的外部压力(这种压力在2011年中美第三次战略与经济对话中被强调)。
实际上,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缺的只是政治勇气。今年4月份,中投副总经理兼副首席投资官谢平就曾指出,关于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四大充分条件(即宏观经济稳定,完善的金融监管,较充足的外汇储备,金融机构稳健),我国目前都已满足。
决策层对资本账户开放的保守已经让中国尝到苦果。这从中国日益突出的资源瓶颈上即可见一斑,尽管中国在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大宗商品和基础金属领域海外依赖性普遍高达50%以上,但中国海外化石资源股本投资所占的资源权益仍然微不足道。发改委直至今年2月才宣布大额用汇类的海外投资项目的国家核准限额从1000万美元提高到1亿美元!由于大量的资本在国内找不到出路,最后居然沦落到“以钱炒钱”的高风险金融游戏之中,于是不但产业升级乏力,民间借贷危机更是四处频发。
这对中国的资本委实是个巨大的浪费,不仅对中国居民福利造成损失,更是隐含着投资和金融保护主义。人民币资本账户自由兑换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而按IMF的分类,在资本项目43个子项目中,我国“可兑换”的已有8项,“有较少限制”的11项,“有较多限制”的18项,“严格限制”的6项,实际上大部分已经放开口子。事实上,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当下,资本账户兑换管制难以管住试图越界的机构和个人。
与此同时,在贸易顺差依然持续的当下,人民币国际化更只能通过资本输出来实现,这是中国从制造业大国走向金融大国的必然选择。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产业升级需求将强劲地推动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而信息技术的高度发达也已经让资本账户管制流于形式,人民币资本账户可自由兑换缺的只是政治勇气,放开管制可能比市场预期更快。
安邦咨询首席研究员陈功认为,央行此举实际已在暗示将开放资本账户从机构扩大到个人!这意味着,中国居民终于可以很快地自由投资国外的股票、不动产,以及收购技术等等。
人民币国际化自1996年实现经常项目可兑换之后,已经走过了15年曲折和渐进的过程,这本质上是由经济发展决定的。1996年实现经常项目可兑换便利了商品贸易,为的是中国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但直到2005年“中国制造”形成全球规模之前,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的要求都不是很迫切。但到了2005年,“中国制造”已经到了急需转型升级的阶段,环境、资源、人工和技术等约束日渐显著,庞大的贸易顺差也为国家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提供了金融基础,而企业走出去离不开资本账户的开放,于是就有了2005年的汇改。
不过可惜的是,直到2008年金融危机以前,中国产业主流依然在扩张“中国制造”产能,并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踯躅不前,贸易顺差与GDP之比达到了10%,金融危机爆发后更是在4万亿的刺激下忙于低水平扩张,再次丧失产业转型良机。
真正的资本账户开放需求到2010年才开始逐步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这还是源于全球金融危机造成的全球消费需求萎缩使得大量的产业资本被迫寻找新出路,并在持续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下得以强化。当然,2009年9月G20匹兹堡峰会所提出的“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框架”也给了中国重启汇改以及开放资本账户以新的外部压力(这种压力在2011年中美第三次战略与经济对话中被强调)。
实际上,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缺的只是政治勇气。今年4月份,中投副总经理兼副首席投资官谢平就曾指出,关于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四大充分条件(即宏观经济稳定,完善的金融监管,较充足的外汇储备,金融机构稳健),我国目前都已满足。
决策层对资本账户开放的保守已经让中国尝到苦果。这从中国日益突出的资源瓶颈上即可见一斑,尽管中国在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大宗商品和基础金属领域海外依赖性普遍高达50%以上,但中国海外化石资源股本投资所占的资源权益仍然微不足道。发改委直至今年2月才宣布大额用汇类的海外投资项目的国家核准限额从1000万美元提高到1亿美元!由于大量的资本在国内找不到出路,最后居然沦落到“以钱炒钱”的高风险金融游戏之中,于是不但产业升级乏力,民间借贷危机更是四处频发。
这对中国的资本委实是个巨大的浪费,不仅对中国居民福利造成损失,更是隐含着投资和金融保护主义。人民币资本账户自由兑换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而按IMF的分类,在资本项目43个子项目中,我国“可兑换”的已有8项,“有较少限制”的11项,“有较多限制”的18项,“严格限制”的6项,实际上大部分已经放开口子。事实上,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当下,资本账户兑换管制难以管住试图越界的机构和个人。
与此同时,在贸易顺差依然持续的当下,人民币国际化更只能通过资本输出来实现,这是中国从制造业大国走向金融大国的必然选择。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产业升级需求将强劲地推动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而信息技术的高度发达也已经让资本账户管制流于形式,人民币资本账户可自由兑换缺的只是政治勇气,放开管制可能比市场预期更快。
前一篇:中国在美债策略调整上要慎重
后一篇:垄断企业改革已经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