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双重紧缩”的风险正在上升

(2011-05-27 09:17:45)
标签:

香港证监会

货币政策

紧缩

加息

上市公司

美联储

安邦

财经

分类: 安邦观点
  5月25日,香港证监会继前年就实施新淡仓(空头头寸)申报规定咨询市场后,再就相关法例的草拟本进行约1个月咨询。在新的申报制度下,如淡仓量达到上市公司已发行股本的0.02%,或淡仓的市值达至3000万元(以较低者为准),淡仓持有人须每周向证监会作出申报。有意见认为,这一申报门槛过低。对此,接近香港证监会的消息人士解释:“例如0.25%,对中移动这种巨企来说,已经是很大的比例,对市场有很大影响,因此不宜将比例定得太高,我们宁愿推低比例。”他补充,规定的目的是让监管机构更有效评估淡仓对市场的影响,并非“揭投资者的底牌”。香港证监会行政总裁韦奕礼也表示,从最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经验可见,监管机构能否取得有用的资料,是非常重要的。监管机构可利用这些资料评估市场动态,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的规管行动,处理任何潜在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证监会咨询这一新规的时间颇为微妙,且新规明显偏向谨慎,宁低勿高。或许,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香港金融监管层对可能到来的资金出走大潮的警惕。实际上,现在香港各界都在评估美国加息周期到来后,资金流走的风险及规模。大和资本日前的报告预计,香港可能会有高达5230亿港元的资金因套利交易平仓而流走。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也多次提醒要注意资金流失,更预期在2008年底至2009年流入的6400亿,无可避免会在美国加息周期中流走。《明报》26日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香港金管局本周已要求银行评估,在未来6-12个月内有约6500亿港元从香港银行系统流出的假设情境下流动性状况所受到的影响。
  而美联储加息的预期现在正逐渐增强。在美联储最新的货币政策会议纪要中,美联储理事在如何退出超低的利率立场以及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总额已经超过2.7万亿美元等问题进行了很长时间的讨论。一部分美联储理事认为,“通胀风险的上升表明,经济状况的发展可能使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有理由采取行动来比当前预期更早地采取不那么宽松的货币政策”。5月25日,美国圣路易斯联储总裁詹姆斯·布拉德表示,如果美国经济复苏态势符合预期,美联储可能将在今年下半年即开始退出部分刺激政策。布拉德称,全球能源需求将在未来几十年内始终超出供给规模,“如果美国的物价指数继续忽视能源价格,将导致全美通胀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低估”。美国明尼亚波利斯联储总裁柯薛拉柯塔当天也再度呼吁年底前小幅升息。
  因此,身处国际金融市场前沿的香港开始未雨绸缪也就不足为奇了。对中国内地而言,虽然其相对封闭,但外汇管制无法完全阻止外界资金流入早已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去年下半年以来在人民币汇改重启、升值预期强烈的情况下,外汇占款持续高位运行。但4月外汇占款环比下降约24%,似乎初现疲态。5月中下旬以来,货币市场利率逐渐走高。5月25日、26日,银行间市场7天拆借利率和回购利率均在5%以上。外汇占款超预期下降,可能是导致资金面骤然紧张的原因之一。不过,由于美联储尚未释放出强烈的加息信号,资金的大规模流出应该还不会发生。但是,若政策未能及时调整以平滑流动性的变化,届时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的效应将与国内偏紧的货币政策叠加在一起,使实体经济面临“双重紧缩”的局面。在最坏的情况下,尚属正常的经济放缓可能恶化为“硬着陆”,从而重蹈2008年的覆辙。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美联储在长时间内维持的超宽松货币政策,似乎已渐渐接近尾声了。考虑到近两年美元已成为头号套利交易货币,这一政策逆转带来的冲击不可小觑。当香港的财经官员和市场机构在热议这一变化时,中国内地恐怕也需要考虑如何平滑这一外部冲击造成的波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