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票据市场水浸凸现数量调控政策效果极为有限

(2008-06-12 15:30:26)
标签:

票据市场

票据业务

政策效果

中国

财经

    安邦咨询分析师 张巍柏

   

    虽然安邦分析师一直强调,银行过剩的流动性需要依靠利率和汇率政策来进行总量型调控,才能真正实现对流动性过剩的抑制,以降低过快的货币供应增长速度对通胀的刺激,但中国政府在这一问题上,显然决心不足,依旧在主要依靠数量型的货币政策来调控市场。这样的结果也显而易见:市场总能找到应对的办法,使得数量型货币政策的效果持续时间越来越有。

  今年第一季度飙升的外商投资数据和外汇储备数据出现时,我们就非常怀疑每个月过万亿的公开市场操作和连续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利率的政策效果。根据最新的信息来看,事实证明了我们的这一判断:虽然政府对信贷控制极为严格,货币市场的资金回笼力度也空前庞大,但泛滥的资金终于还是找到了它的出路,这就是票据市场。

  据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的消息,进入二季度以来,曾因信贷规模控制而异常冷清的票据市场,突然变得活跃起来。4月份,票据市场出现井喷行情,5月份的报价依然活跃,以逆回购和转贴买入为代表的买盘继续力压卖盘。来自“中国票据”网的统计显示,5月份前三周,逆回购占总回购报价的比重分别为94.57%、83.87%、78.76%,转贴买入报价占比分别为69.14%、100%、59.75%。而在一级市场,票据直贴利率也出现逆转。去年四季度,货币从紧导致票据贴现率一路飙升,最高上扬到去年12月份的年息10%。5月29日,长三角地区票据直贴利率水平为年息5.4%,5月份该地区直贴利率基本保持在5%左右。值得注意的是,票据市场反转的背后,乃是银行在从紧货币政策下的行为反应。“我们做票据转贴业务,实际上还是在给贷款让路。”5月30日,某城商行对公业务部门负责人称。同时,由于盈利压力不减,参与票据转贴市场,赚取差价也成为一些中小银行的选择。

  我们认为,票据市场的水浸,显示了银行在盈利冲动下为庞大流动性寻找宣泄口的结果。由于管理层对于银行信贷规模的严格控制,庞大的流动性正在票据市场上兴风作浪,让利率水平大起大落。新的会计准则将票据业务也统计到银行的信贷规模之中,所以票据市场总会在月末或季度末表现出一种相对异常的走势,即银行将月中产生票据信贷资产转卖融入资金,以便这些即将计入信贷资产规模的票据资产统计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项目下,从而实现规避月末、季末信贷资产规模严查的政府管制措施。去年年底高达10%的票据市场利率,显示了这一市场在紧缩政策下庞大的资金融入需求,而今年一季度,由于年度新增贷款规模业务的需求庞大,使得银行利用票据业务融出资金的需求不大,票据业务呈现地量交易。但一进入到第二季度,银行信贷额度几乎使用殆尽,票据业务便突然开始急剧放量,并且利率水平不断走低,凸现银行庞大的资金供应水平、过剩的流动性让票据市场水浸。

  需要提醒注意的是,在信贷额度严格的管制之下,各银行贷款的额度和投放节奏是按季度被严控的,票据贴现业务本身也处在贷款额度控制之内,但由于业务期限短、操作更为简便,这使得商业银行乐于季度前两个月作票据业务以赚取利润,在季度末则会运用各种手段将票据业务所占贷款额度规避掉,以符合监管要求。因而,估计在6月份,票据直贴和转贴的利率都可能会有个上升的过程。我们不能因此就认为票据市场的资金供应也开始紧张,并且值得引起政府高度重视的是,票据市场的这种大起大落的状况,更是凸现了过剩流动性对任何一个可能的市场的巨大冲击。票据市场的期限错配、短借长投的巨大风险几乎无需质疑。

  资金如水,当人民币在全球都处于价值低估洼地的时候,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疯狂增长的货币资金,正如狂流涌向中国,并从高高的资本管制大坝上任何一个可能的缝隙中渗透到人民币资产中,我们通过票据市场这一隅,甚至可以听到资金洪流让资本管制大坝崩溃前发出的嘎嘎声响。 

  有关管理层千万不要被货币市场利率一时的扬升,不要被银行们手头资金一时的紧张蒙蔽双眼。任何有关利率大起大落的信息,都是在警告我们,不被抑制的过剩流动性就像烧开的水,在制造和爆破着一个个的泡泡,直到它拖垮整个市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