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移动互联网上网本pc手机intelarmit |
“上网本”背后的战争
上网本是移动互联网的产物,也是PC阵营向电信的一次强力渗透,直接对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等手机厂商形成冲击,这也引发了手机厂商和PC厂商的正面交锋,而背后则是英特尔与ARM之间的对决。英特尔和它的x86架构主导着个人电脑和互联网世界,ARM公司的RISC架构则是移动电话领域毫无争议的王者。然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必然会引起统治PC的英特尔和统治手机的ARM之间的直面交锋,而且将是火星四溅。
两年前,英特尔将其通信和应用处理器业务出售给Marvel Technology,外界纷纷预测英特尔已经放弃了其在通信领域的远大理想。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英特尔走了另外一条路。这一次,英特尔采用了自上而下策略重返无线通信市场,即为便携移动互联网设备比如上网本和MID甚至智能手机提供基于自己技术架构的芯片——Centrino Atom,该芯片彻底模糊了传统电脑和移动电话之间界限。
在过去的几年里,消费电子领域增长最快的分支领域便是手机,尤其是让英特尔心动的智能手机。ABI Research预测,到2013年,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将占手机总数的1/3。在智能手机芯片市场,主要的玩家有德州仪器、高通、三星电子和意法半导体等,但是他们的芯片都是基于一家叫ARM公司的授权架构。
ARM是全球半导体知识产权公司,其处理器核心架构几乎渗透了全球近100%的CDMA手机、85%以上的WCDMA手机,尤其是智能手机市场。目前,ARM全球出货量为40亿,只要是数码产品,无论是手机、数码相机,还是游戏机、导航系统,很有可能其中的1/4都含有ARM的处理器。
在第四届ARM开发者大会上ARM公司宣布推出Cortex-A9 处理器,在捍卫智能手机市场的同时进军上网本市场。ARM中国区总裁谭军认为ARM上网本不久后会出现井喷,因为基于ARM架构的芯片供应商有很多家,同时ARM芯片的集成度很高,不仅集成了应用处理器、多媒体处理,很可能还有GPS、蓝牙、WiFi、通信模块。而Cortex-A9 处理器更是实现了严格的功率限制下提供史无前例的高性能。
对于英特尔来说,其进入便携联网终端的最大挑战是功耗问题,而这却是ARM引以为豪之处。虽然英特尔在功耗问题上绞尽脑汁,做了不懈的努力(比如,Atom的热设计功耗为0.65W~2.4W,而主流的酷睿2双核处理器的热设计功耗为25瓦~35瓦),但是这种功耗水平应用到便携终端上还是太高了。对于ARM来说,挑战则是网页浏览器的友好实现问题以及经济、成熟的x86架构。ARM芯片相比X86架构芯片来说成本还是高了些,这会大大限制基于ARM芯片上网本的用户群。为了降低成本,基于ARM的上网本大多数在7寸以下,而英特尔却对此大泼冷水,认为上网本的理想尺寸是7寸到10寸之间,推7寸以下的上网本毫无意义。对于ARM架构难以支持网页浏览的非议,ARM也作出了积极应对,说很多浏览器和网页工具都宣布对ARM架构提供支持。谭军曾经说过,未来芯片市场将只会有ARM和英特尔,而这场争斗已经从“上网本“开始打响。谁在上网本上占据主动,谁就可以在固守自己领地的同时侵蚀对方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