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百度斗谷歌,Bing能否坐享渔翁之利

(2009-06-23 09:31:34)
标签:

google

网络色情

百度

微软

bing

搜索引擎

it

百度斗谷歌,Bing能否坐享渔翁之利

Google最近被央视焦点访谈节目盯上,引发了一场口水战,百度自然也被牵扯进来。不少人认为,此次Google被央视“曝光”助长网络色情事件,百度有借刀杀人之嫌。对于这个传言,百度内部的态度是:不参与、不评价、不嘲笑。即使这样,依旧有一大批同情Google的人士对百度是穷追猛打,口诛笔伐。当然,也有为百度喊冤的,认为Goolge崇尚的技术手段在过滤淫秽色情内容的过滤上不如百度的人工手段。而且,在对政策风向的把握上,百度要更敏感,更准确一些。铁证如山,Goolge的罪名明摆着,说百度栽赃陷害岂不是笑话。

在中国,Google与百度是天生的一对欢喜冤家,这也是为什么本应该是Google与央视的一次不和谐,但大家却偏偏把百度也给拽进来。我本人百度和Google都用,百度主要用来搜索中文网页和地图,Google主要用来搜索英文网页和图片,这也可能是我自己感觉到的两者各自的优势所在吧。但是,我认为两者有一个共同的遗憾,就是界面过于单一、生硬,感觉不舒服,甚至觉得有些乱。另外百度的推广让人反感。

然而微软Bing(必应)的出现的确让人眼前一亮。Bing是一款微软公司推出的用以取代Live Search的搜索引擎,简体中文版bing已于2009年6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访问,中文名称被定为“必应”,有“有求必应”的寓意。

Bing网页图片化界面给人的视觉感受很好,这一点很重要,至少我是一见便喜欢上了:这就是我希望的样子。我们知道,以前评价一个搜索引擎好坏有几个刚性指标是,查全率、搜索速度、查准率、死链接和用户负担。但我认为,真正的指标只有一个就是是不是尊重用户需求,投用户之所好,这也是Google和百度成功的关键。

我试着在Bing里输入“科技部”,共有34万条结果(百度是548万),而且还把科技部下属的各个部门的链接也给了出来(百度只有科技部的网站链接)。而点击视频,Bing又可以按视频时长、视频尺寸、分辨率大小和来源这4个方面精心了子分类,非常不错。点击地图,界面感觉和视觉效果依然很舒服,其中MSN对话和实时交通的功能相比Google和百度来说是亮点。点一下MSN互动,就可以将地图与MSN好友共享。实时交通分红、橙、绿三级,很实用,但是否准确和及时有待考证。

用下来之后,对Bing的总体感觉是,很舒服,很新鲜,很安静,很优美。遗憾之处有两点,一是响应速度相对慢了些;二是没有MP3的搜索。选择哪个搜索引擎,涉及的因素很多,在搜索质量差别不明显的情况下,品牌、体验、周围人的使用、以及对该品牌其他产品的了解,等等,都可能影响用户的选择。至少我一见Bing便喜欢上了它,相信只要微软公司展开市场宣传攻势,会有更多的人选择Bing。多一个选择,总不是坏事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