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给自己加些弹性

标签:
转载 |
分类: 快乐阅读 |
看这期的“特别策划——妈妈品质”的稿子时,我问自己“如果你是被采访对象,你会跟妈妈们分享一项什么特质呢”,脑子里瞬间出现了“弹力”这两个字。怎么来理解“弹性”呢?我是这样想的,它基本上包括了:放松,接受和开放。
我的两个孩子最喜欢的一部动画片,是《超人总动员》。开始的时候,我没有细想过他们为什么那么喜欢。直到我们第N次看它时,突然发现原来故事里面的一家四口(怀抱里的baby暂时出列),刚好和我家这四口人逐一对位:安静但充满各种小鬼心思的长发姐姐就像我女儿,躁动又单纯的短毛弟弟就像我儿子,胸怀拯救地球之志却也不拒绝琐碎生活的超人爸爸就像我家爸爸,八爪鱼一样的刚柔并济里外通吃的超人妈妈——嘿嘿,这几个词用的真自我陶醉啊——咳咳,就像我。
不过在那个时候,我并没有去想,编故事的人为什么在众多超能力中给超人妈妈选择了“弹力”这一项,直到看这期的“特别策划——妈妈品质”的稿子时,我问自己“如果你是被采访对象,你会跟妈妈们分享一项什么特质呢”,脑子里瞬间出现了“弹力”这两个字,也突然发现,“弹力”或者说“弹性”,正是我这几年工作越来越忙、孩子需求越来越多、各种生活乐趣越来越勾引的状况下,还能有所兼顾并且乐在其中的原因吧。
怎么来理解“弹性”呢?我是这样想的,它基本上包括了:放松,接受和开放。
放松,指的是对生活细节:实在忙不过来,家里乱些可以忍受;早上时间太紧,孩子衣服搭配不理想,闭下眼就过去了;难得的周末,偶尔垃圾食品一次不是滔天大罪;每天面貌光鲜地走出门当然好,但最疲惫的那天就允许自己懈怠一下,好好宠溺自己一下,真的是很好的充电方式。
接受,指的是情绪:在这样一个压力重重的社会里,我们可能会瞬间因为某事一down到底。这个时候,不要去抗拒情绪里的那份灰色,与它共处就好。平静地告诉自己:我现在心情不好,我觉得它可能是因为……,我知道它触及到了我心里的……,我会陪着这种感觉,因为我知道它慢慢会离开。这是我感到难过、失落、烦闷……的时候,最常跟自己说的一套话,你可以试试,也许同样有作用。
开放,主要指的是对于孩子的教育思路选择。我们有太多的焦虑是源自对未来的恐惧,所以我们怀着对恐惧的抵御,苦心思考选什么样的早教课、进什么理念的幼儿园、学哪个项目的兴趣班、考取什么样的成绩……但是,看看我们的周围,今天那些“看上去状态还不错”的人,他们是沿着同一的模式走过来的吗?成长的路径真的只有一种吗?在未来,那些“看上去还不错”的标准,还像今天这样单一吗?我的经验是:尝试放弃二元思维,好坏、对错、是非……尝试更多的选择。当我们和孩子拥有更多选择的时候,我们就拥有了更多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