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做读书笔记(转载)
(2012-06-01 16:09:53)
标签:
杂谈 |
奇爱博士尹珊珊
既然答应了,那就硬着头皮来写……其实这真是给自己挖了个大坑啊尼玛,可以写一万字啊一万字!
所以,限于时间,我只能简要一点写,以免大家觉得“笔记都这么难做,真是更不想读书了!”
首先,你需要一个本子,本子只有右边那一侧用来写笔记,左边的留白,这个留白是为了给你写你的感受或者你的新点子的,作为批注页。这个习惯要养成,书写感受比较好。
其次,说说本子的布局。
扉页签名,写明联络方式,如果丢失被送回会给的酬金(我的写的是人民币500)。其他的地方写的是:这本笔记本记录了多少本书,eg:《居鲁士的教育》、《中国电影史》等等。
当你翻开一本书的时候,就在本子上写上书名与阅读时间,并且贴一个标签(不翻开也能看到,像做论文做标贴那种)。
其实做笔记的核心很简单,无非是两种东西:1.从这本书里面得知的你所不知道的东西(摘抄);2.摘抄你所认为最重要的核心语句。
我在看新的书,尤其是我以前没有读过的理论的时候,我会按照章节目录来摘抄,例如:第一章:xxxxx,第一节:大概内容、核心观点——xxxxxxx。这样你翻看笔记的时候就能看到整本书最重要、最精华的部分,凭着这些笔记你就能把整本书重新复习一次。
读书的时候,我会很注意”典故“与”词源”这两个类目。重要的概念与知识点,eg:天主教堂里“鱼”的意义是xxxxx……我会抄下来,加深印象,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如果是读小说,或者杂志,我会把我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而历史有关的书,我会边读边自己画图谱,像进化论年表那种,什么年代发生什么事情,整本书读到后来,笔记就是一张大大的图表。
如果是横向记忆,我举个例子:十字军东征历史。十字军东征了很多次,每次都有一些区别,包括胜负、造成的后果等等,这时候就不适用年表,而是用表格。很像以前历史考试的归纳一样,列出:发起者,东征目标,起止地点,目标达成情况,造成的后果,事件背景。这样,一目了然,想记错都很难。
如果是系统知识书籍,也是要画图,所有的知识都有自己的体系,按照你自己的记忆缺陷设计一个表格或者图片,让你对容易忘记的东西一目了然。
总之,读书笔记就是要把很厚的书浓缩成薄的,把容易混淆的同类事件用表格厘清,抄写重要概念,左侧的批注栏及时标明你的感想、疑问,以及“哎呀,书读到这里我还需要做一个xxx表格”这种提醒。
同时,一些以后可能用得上检索的部分,也在读书笔记中标出,并记录书中的起始页码。
最后,书架中辟出一块地方专门按照时间归纳整理你的读书笔记本。你读了一柜子的书,其实都在这一格哦~
如果你是临时买了书读,要用不是黑色的笔划下重要的部分,回家抄写到笔记本上。不要懒,好吗?!
先说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