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编辑的自我修养(转载第六章:要码字儿了)

(2008-12-12 12:02:43)
标签:

杂谈

第六章 要码字儿了

就我而言,我是最不喜欢自己写作的一类编辑。因为这太浪费时间,不仅影响我思考更有价值的事情,而且影响我的收入。但是,写作对一个编辑而言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能,我很难想像一个自己都不会写作的编辑怎么能够判断一篇稿子的好坏,以及他如何让写手写出他心目中的稿子。

所以,我一般的情况是,所有新栏目分到手上后我都会先自己写至少一遍,然后才会和写手沟通。因为我觉得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心比心的理解写手,并且能够将栏目和稿件的重点讲清楚。

好了,现在说核心问题——怎样才能把稿子写好。

其实,写好稿子只有唯一的办法,那就是:不停写。

靠!你们全他妈闭嘴!我想在你们骂我之前先骂你们一句,免得过于吃亏。不过,不管你们怎么骂,我还是这句话:想写好稿子唯一的道路就是不停写!

也许你不喜欢老王现在的文字,但是老王可以告诉你我曾经写过什么:我写过动人的散文;犀利的杂文;精彩的体育评论;骗钱的剧本;没发表的小说;以及歌词、合同、策划案、检讨、笔录、思想汇报……

我不是再说我的文字现在就是有多好,而是写了这么多东西之后,我起码知道了每一种文体当中,什么样的文字是金镶玉,什么样的是臭狗屎。

除非你是猪,不然怎么可能在知道好歹的情况下还写出臭狗屎?

下面我要说的东西可能会很玄,但是你最好还是看下去,因为如果你看懂了你将受益终生,如果看不懂的也可以趁早打消当编辑的念头,继续到别的更有前途的行当里去当猪头。

一切好的文章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文章从第一个字开始到最后一个字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问题而展开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每一段叙述都是彼此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的。只要能够达到这个要求的稿子都是一片好稿子。少他妈和我废话什么散文就是形散而神不散!明告诉你,中国现在,基本上全是形散神也散的主儿,能做到形不散的就没几个了,更不要说什么神不散了。所以,奉劝有志向当编辑的猪头,千万不要以为自己能够成为朱自清、鲁迅,先让自己成为一个能把事情说清楚的人你就很牛逼了。

下面,我详细说采访写作的问题,估计会延续到下周那章当中,这只是作为一个例子来说,诸位猪头一定要举一反三啊,不然猴哥也救不了你。

一定有人问,为什么选采访写作当例子而不是散文或者别的什么?

你蠢啊?这个我熟嘛!

采访问答体写作的几个注意

第一个问题

这往往是采访写作中忽略的问题。但是,这恰恰是整个采访最最关键的所在,第一个问题是这个采访逻辑的起点,也会决定整个采访的方向。千万不要用“你好”开始。

第一个问题需要自然、合理、有张力、能为后面的三个问题做铺垫。

第一个包袱

这是一篇采访阅读率的保障。第一个包袱的设计必须在前5个问题内。

1.什么是包袱?

采访当中的包袱就是能够让读者阅读后能够产生生理反应(笑、感动、哭、骂……)的文字。

2.怎样设计包袱?

包袱的设计必须是能够刺激到每个人的心理世界。具体说,人对什么事情最敏感?权威、性、钱财……那么,所有包袱都应该围绕这些最容易让人产生反应的方面展开。

核心问题组

核心问题组应该在整篇采访的什么位置?

这个问题看似无俚头,但是却大有讲究。一般来讲,核心问题组是整篇采访的关键,也是被采访者最重要的性格体现,那么他应该放在整篇文章最容易让人产生印象也最容易阅读到的位置。以200040个问题的采访为例,建议有二:第一是放在文章720字左右的位置,问题最好是第13个问题左右;第二是最好用13个问题结束核心问题组,字数不超过720字。理由很简单,这个设计最符合黄金分割原则。

结束

结束是一门艺术。任何伟大的文艺作品都有一个伟大的结尾。采访也是文章,同样需要起承转合,同样需要有明确的结束。绝对不能问到哪是哪,更不能因为篇幅不够就草草结束。缺乏设计的结束是对自己文章的不负责任。

你没有看错,它看上去确实很像一个提纲,因为它本来就是从我的一份讲稿里节选出来的。但如果你认为这只是适合采访用,那么你就去死!这其实是所有文章的一个结构原则以及素材原则,如果你运用好了,写东西无往不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