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8月7日或8日是立秋,今年是7日。处于太阳黄经135度。“立”是开始的意思,立秋就是秋天的开始。农作物快成熟了。
老话有“一雨成秋”,“立秋之日凉风至”之说。此时,夏天闷热的感觉消退,人身上也少了黏糊糊的感觉。尽管还有“秋老虎”,但秋天的高温天气已经跟暑热不同,秋高气爽,月明风清。
立秋三候为:"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是说立秋过后,凉风已至,大地在清晨开始有雾气产生,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开始鸣叫。
立秋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秋天的到来,但至少是从暑热天气中走了出来。“立秋”节气是一年中气温由升到降的转折点,故有“立秋一日,水冷三分”,提醒大家减少下水游泳,以免着凉生病。
秋天早晚温差大,气候多变,为“多事之秋”,经过炎热的夏季,人体消耗很大,消化系统功能下降,肠道抗病能力减弱,若饮食不慎或贪凉饮冷,极其容易腹泻,千万不可大意。秋凉也是“乙脑”“疟疾”“登革热”“丝虫病”的高发期,要注意灭蚊。秋天也是容易发生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时候,要小心预防。
自古有“春捂秋冻,不生杂病”一说,但不能简单认为是少穿衣服,是要提高机体抗寒的能力,训练抵抗力。北方有立秋贴秋膘的风俗,天气凉了,可以吃一点肥厚的肉食了,但南方气候仍然炎热,是不太适宜的。
秋天充满肃杀之气,风吹叶落,令人感伤。秋属金,肺也属金,人易悲秋损伤肺气,所以要内心宁静舒畅,忌悲伤忧戚,免受咳喘的折磨。
饮食调养:《素问脏气法时论》“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酸补之,辛泻之。”可见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肺气,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少吃辛散的姜葱,多食果蔬。民间有“秋不食肺”的习惯,秋季干燥,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适当吃芝麻,糯米,蜂蜜,枇杷,梨等,以益胃生津。也可以用生地,熟地,黄精,北杏炖汤食疗。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