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张梅玲博士报告

(2012-11-20 14:37:31)
标签:

转载


老师好!
进入您的博客空间,欣赏、学习到您的渊博知识,实感荣幸!一篇篇阅过,转载了。谢谢您!
我将是您空间的常客 

                              对建构学校文化的思考

                                         ——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张梅玲

                                     思考的背景

   一、教育为了可持续发展
   在2004年8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了《联合国教育为了可持续发展时间的国际实际方案》,从2005年4月开始实施,教育为了可持续发展,成为新世纪的全球的教育目标,教育有了新的功能定位。
  “教育为了可持续发展”是关于价值观的 教育,核心价值就是尊重
   尊重他人(包括当代人和后代人)
   尊重差异性与多样性;
   尊重环境;
   尊重我们星球上资源

   差异-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精彩
   差异-我们才能实现出自己的特色
   差异-给我们提供了互相学习和借鉴的机会      
   差异-让我们懂得互相尊重和彼此关爱的重要
   差异-让我们的陌生的事物感到向往并激发了求知探索的欲望
  
   二、21世纪国际教育发展的趋势
     
      面向全体的全民教育

      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

      贯穿一生的终身教育

      突出个性的创新教育
   三、高科技的竞争,要求人的知识结构是    “         ” 型的。

       知识结构的类型

      专而不广           广而不专        又专又广     又专又广又有创造
  
   四、对教育的新的认识

   教育的双重功能(工具性和个体发展性)

   教育的过程性

   教育的智慧性(学知识长智慧)

   教育的生态性

   五、课程改革的需要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年)清楚地规定了教学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基本规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六、科学教育发展观的要求
   1、充分的发展;2、全面的发展;3、和谐的发展;4、可持续发展。
  
   七、广大老百姓对优质教育的需要

                                   思考的内容


    文化是某群体共同拥有的和相对稳定的一种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的体现。
  
                              一、学校文化建设

                              学校的环境文化

                              学校的管理文化

                              学校的课堂文化

                              学校的评价文化

                              学校的特色文化

                              学校的节日文化

                              二、学校环境文化

                          显性环境(校园环境,教室布置等)

                          隐性环境(人际交往氛围-尊重、理解和宽容)

                              三、学校管理文化

                           树立“教师第一”的管理理念

                           树立“人文管理”的管理理念

                           树立“规则管理”的管理理念

                           树立“民主管理”的管理理念

                           树立“危机管理”的管理理念

                              四、教师的管理理念

                       激励,开发教师-提升教师的价值。

                       关爱教师(从教学到学校家庭和生活)让教师有归属感、愉悦感,亲和感。

                       创设多彩舞台,建构“学习型”学校,促进教师的自我教育。


                              五、人文管理

                   尊重、理解人、宽容人,一切威了人的发展。
                   让学校全体教师感觉到;我是重要的;我是能干的;我是快乐的;
                   公正评价、情感交流、民主协商,学会分享、关注,和感情共鸣。

                   在开放的教育中培养现代人

                   在民主的教育中培养自主人

                   在和谐的教育中培养健康人

                规则制定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
                制定后的认同、认同后的执行、执行中的反馈(评价)、领导的模范言行。

            抽屉管理(各尽其职,分工明确,责任到位)
            一分钟管理(及时处理问题)
            走动管理(深入实践)
            破格管理(规则和灵活相结合)
            危机管理(安全第一,珍惜生命)
            合拢管理(凝集整体力量,发挥集体智慧)

                                六、课堂文化

            开放的、浸润的、活化的、互动的、合作的

      (一)、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介绍:
          1、课前参与-以体检性教育为主

          2、课中探索-以探索性教育为主

          3、课后延伸-以实践性教育为主
      (二)教学的有效性-人的发展
     
      时间(可用时间和实用时间)

      环境(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距离(物理距离、心理距离,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经验的距离)

     课堂教学主旋律-双主体“爱”和“会的良性循环”。

     评价(时代性、学科性、个体性
          多元性,激励性)

     策略-学的策略、教的策略

                              七、评价文化

    多元,动态发展性评价体系的建构

    目标的制定-明天比今天更美好

                              八、特色文化
           全面和特色辩证法

           特色的绩效和群众性

           发扬正迁移作用

                              九、节日文化

         赋“节日”以教育性

         传统和现代结合

         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

                     学习型学校和智慧型教师的建构

     1、学习型组织

     2、倡导读书与大师对话(挑战性)

     3、团队合作发挥共生效应

     4、多元开放,改善人一智模式

    一、专业化六大判断标准

    1、有专门知识。
    2、有较长时期的职业训练。
    3、有专门的职业道德。
    4、有自主权。
    5、有组织、有行业自身实行监督控制的约束机制。
    6、要终身学习。

    二、教师具有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

    政治层面(奉献意识,政策意识、法规意识)

    职业层面(教师角色意识、服务意识,爱心意识)

    工作原则层面(开放意识、民主意识,平等意识)

    三、智慧型教师是具有教学智慧的教师

     教学智慧的水平层次

    ①教学技能熟练且适当应用

    ②能机智应对突发性教学情景

    ③融通共生,自由和美的境界

     教学智慧的基本要素

    教学经验(直接与间接)

    教学思维力(洞察力,创造力等)

    教学执行力(保证目标实现的有效力)


           平平常常才是真

           实实在在才是美

           本本份份心无愧

           潇潇洒洒活一回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