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江南运河,水乡的辉煌
此次是我参加的第三次运河考察,到了浙江北部、东部,发现这里的运河极有特点,是京杭大运河的很独特的一部分,一定要加到申遗的内容中来,价值非凡。这里的运河,姑且称为江南段运河,有以下特点,其中一些是共性的,一些是个性的。
一是“活”,现在还用得很好,占总运输量60%,没有死,不像长城。
二是“网”,古代这里是沼泽,是多水的泽国和湿地,湖泊、河流、溪水纵横。我发现这里的村、镇地名有两大类,一类是有三点水旁,如:渚、港、溪、浦、浒、湾、滨、湖、泽、源、河、渡、潭、洋、濮;另一类是有土字旁,如:坪、埠、塘、堤、圻、坝、墩、坞、埭、堰。这说明,古代这里是一大片水。其间用土垒出一些点、线、面陆地来,自古以来人们在这样的水乡中繁衍生息。早在大禹时期这里就在不停地治水,筑坝、筑堤、围田,高地种桑、中地种稻、低地养鱼,形成四通八达水道的网络。打个比喻:如果江北段的大运河,隋唐也罢、京杭也罢,是贯通中国南北的大动脉;那么,江南段的大运河,则除了大动脉,还有支脉,还有许多毛细血管,是典型的人工和自然的结合,是人类的文化积累,以利用自然水系为主,必要时一定会在节点上,在拐点上,在贯通一气的关键部位上挖凿运河,形成一张大网,这是江南运河独一无二之处。而且由此可以推断江南段运河可能是我国最早最老的运河体系,是运河之母。
三是“路”,江南水乡中以河代路是它的另一特点。这里古代几乎没有陆路。船是主要交通工具,用无数的桥将分散的陆地接起来,绍兴曾有5千多座桥,新市一个小镇有72座桥。近则走桥,远或者运货就用船。那时家家有船,宛如后来家家有自行车和现在许多家有汽车一样。河就是路,路就是河。运河就是江南的路,起码到鲁迅那个时代都是如此。
四是“变”,所谓“变”明显有两个背离的方向:一个是向大里变,变得能走大船,300吨,500吨,甚至1000吨,不断加宽,加深,疏浚,改道,适应建材和煤炭的运输,远离闹市,绕到城外去,终点也不再是北方,而是上海,苏州,杭州,宁波;另一个是向小里变,由于公路兴起,水道衰退,或被填死,或废弃不用,水网不复存在,桥大多被拆除,那些穿城或环城的运河也不再有运输功能,经过美化之后,成了旅游圣地或休闲的公园。运河的面貌在短短二、三十年之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只留下了大动脉,或另筑了新动脉,而分支脉和微血管水网则绝大部分消失了。
一、把复查和测绘运河现状分布图当作一项基础工作来做,而且是首要的工作。这要联合水利、运输、城建、文物、环保等各部门。图上既要有大动脉,也要有分支脉和所剩的微血管。既要有承担运输的,也要有只供旅游的和当公园的。把运河现状在图上凝固下来。然后再对其历史进行分析和考证。这是个科学的家底,要先交卷。假如下一次再来考察,就要先看这个。把各个县、市的图接起来,就是一张申遗的总图。特别提醒,一定要把运输繁忙的活着的大动脉包容进来。
二、着手收集历史上的不同时期的本地的运河图,每个地方针对历史上不同时期可以灵活地划分阶段,有战国时期、隋唐时期、元时期、清末时期、民国时期、文革前和文革后时期、当下时期,等等,把这些图叠加在一起,就是动态图,从而找出重点段和重点处,便于做申遗的行动规划。
三、把现在还存在的网状结构的有微血管特征的运河区当作最珍贵的宝贝加以细心保护,譬如狄港村,譬如新市,譬如南浔,当成重中之重加以特殊对待,不能再任意改造,不能拆除,因为它们有了不起的文物价值,要成为活标本。
四、对有巨大科学含量的运河生态模式要认真保护下来,种桑养蚕,蚕屎喂鱼。鱼屎变成河泥当肥料再种稻种桑,形成一个完美的可持继发展的生物链,一个圆圈,无污染无公害。已经存在了几千年,今天还存在着,而且用运河微血管网连成片,形成一种特殊的生活模式。我们要当成最先进最科学的生活方式加以总结加以宣传加以保护。不让它受所谓全球化和现代化的伤害而消亡。这是江南段运河保护和申遗的一大亮点和特别之处,要突出出来。
五、对“原真性原则”要全面地科学地深入地理解。不要搞成“原件不原地”、“原物不原样”、“公园化”、“积木化”、“嫁接化”。要坚持原物原地原样。也不要一味美化而脱离人气,远离老百姓。
六、当前另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是古运河的环境保护问题,有的把公路修得过近,有的把现代建筑修得过近,没有缓冲带、保护带、隔离带,搞得过于现代化,过于不协调。使“完整性原则”没有得到很好的遵守,总之,请把环境梳理工作纳入规划,慢慢改正过来。
对西湖申遗我表示支持。
西湖要让外国人明白并不容易,所以要突出西湖文化内涵的阐述,不要就事论事,要从西湖与诗歌、与文人、与艺术(书法、篆刻、绘画、雕刻、音乐、舞蹈、戏剧)、与宗教、与建筑、与园林、与茶、与皇帝、与城市的关系入手,高屋建瓴。西湖就是一部中国的文化百科全书、文化艺术宝库、文化大博物馆,样样都是第一流的,高级得不得了。要和颐和园、天坛、北海、故宫、圆明园进行类比,后者有的已经是世界文化遗产,而它们却借鉴了西湖的景致,一一指出之后,西湖的地位自然一目瞭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