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投资总监】上投摩根电话会议观点精选
(2012-11-09 16:46:00)
标签:
杂谈 |
1、弱平衡市场
投资重在选股
从短期看,经济的数据略有回暖,主要原因是3季度有那么2、3个月政策的微调有点停滞、有点滞后,导致经济本来是L型的,它有点往下,那么最近这1、2个月又回到L型的轨道中;但这个L的下面一横是略微往下的,实际上长期的增长率是逐渐降低的,这个是我们从1年半之前就得出的结论。因为大幅度的下降应该在去年底、今年初这个半年左右的时间发生的,到目前为止这个L型是比较的成形,但是指望经济还有很大的弹性或者潜在增长率现在已经不符合这个情况了。因为GDP上8已经比较难了,从目前的角度看呢,如果还想恢复到原来的高速增长,一定要从制度的角度、机制的角度突破过去30年的一些桎梏。从中期看,一定是要看到所谓的制度突破的。如果没有制度上的突破呢,我们目前所采取的策略呢会维持过去一年的情况,就是还是以选择个股为重,指数方面看得相对比较轻一点,只是阶段性的参与一下,举个例子,我们参与一下维稳行情,什么时候涨多了就获利了结,但这些东西都是技术上的。从大的战略上讲,我们还是以选股为重,选到一个买一个。但是如果制度上有突破呢,我们会看到某个终端领域的,比如某个区域的,某个行业的,可能未来几年他都会有大的发展,这样我们就会有比较大的信心去对这个市场。
在此之前,我们认为市场基本还是一个弱平衡,上有顶下有底,跌多了必然会出手。基本上目前看基本面包括资金的情况,目前全球很多国家的增长其实都是放缓的,为什么全球股市这两年都是比中国强呢,很大的原因就是资金成本的问题,中国到目前为止资金成本仍然是很高,但是在海外的资金成本其实是比较低的。所以某种程度上讲的话比如资金的因素是很重要的,因为证券市场一直是在融资、小非减持,但是新进入的资金比较少,所以供求关系上可能有点不平衡,从基本面看是L型,从资金面看还是有点失血,所以整体上我们只能称之为弱平衡。
总结一下,首先从经济上看已经企稳,股市短期是上有顶下有底,但是个股机会仍然比较多,接下来一段时间的投资重在选股。
2、磨合红利如何产生 投研实力不容小觑
我们现在整个投研团队差不多有60多人,行业研究员有20几个,今年是属于开花结果的时候。但这仅仅是刚开始,因为从内部来看我们是正在享受所谓的磨合红利。也就是说一个投研团队他在一起磨合至少要有1年半的时间,目前我们正在进行中,因为有很多研究员(一半以上)是1年半之前进来的,所以这个磨合也基本经历了1年的时间。所以如果投研团队比较稳定的话,他的磨合红利一般可以享受2年到3年的时间,这个时间长短完全要依赖于基金公司本身对人才留住的稳定率。从目前来看还是比较稳定的,目前我们的核心人员没有主动离职的,目前为止还是为零。然后磨合红利主要的产生,第一从招人的角度上讲,投资总监要有穿透力,要把每一个人员都当成自己的重仓股,因为每一个人员他可能在这个位置上至少要干2年以上,我们的重仓股一般重仓2、3个季度但是对人来说呢,我们基本上要用2年的打算,所以每个人都是我们的重仓股;第二,一个团队一定要有培养的过程,尤其最重要是从研究员到投资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从基金业绩的角度上看到目前为止还是比较成功的。
对于中国的基金经理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就是和中国的农民一样。老外的农民和老外的基金经理完全是看天吃饭,而中国的基金经理就和中国的农民一样,一方面要看天吃饭,市场好了就会涨,市场差了就会跌;但是中国的农民和老外比,还是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要精耕细做,这样才能长期地战胜天灾,亩产量才能上去,这是中国农民的现状。从中国的基金经理来讲的话,也是这样的。我们一直强调选股是最重要的,从选股的角度上讲的话,也许你某一次行业配置、交易上、市场配置上比别人少配10个点或者多配10个点,但是如果你选股好的话,从长期来看,都是可以赢回来的。而且从专业投资者角度上讲的话,选股对于专业投资者而言成功的概率能到80%以上;但是如果选时的话,能到60%已经算是大师了,所以选股从长期来看的话,是专业投资者重要的立足点。
附录:上投摩根基金业绩抢先知
据万得数据,截至11月2日,上投摩根今年旗下基金平均的回报是7%,在70家基金公司中整体回报处于领先地位;今年以来到11月2日上投摩根旗下的股票型基金的回报达到或者接近10%的一共有5只,其中新兴动力基金以27%的回报目前位居晨星所有股票基金业绩第一名。
前一篇:用心关爱孩子 用心关爱投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