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十世纪中国经典油画(十五)——王悦之《台湾遗民图》

(2011-03-26 18:53:33)
标签:

杂谈

分类: 创作历史

 

 

 

二十世纪中国经典油画(十五)——王悦之《台湾遗民图》

作品名称:台湾移民图

材质:绢本油画

创作年代:1934 

规格:183×71cm

收藏:中国美术馆

 

 

     1931年“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沦亡。1933年,热河又被日本帝国主义者侵占,中华民族的生存已危在旦夕。在殖民地生活了二十个春秋的王悦之,对于亡国惨祸有切肤之痛,对日本帝国主义者十分仇恨。1934年,他以台湾籍民的身份,创作了大幅绢本油画《台湾遗民图》,藉此唤醒人们不要忘记台湾沦亡的前车之鉴。

   《台湾遗民图》是王悦之以台湾为题材直接反映现实的作品。此图构图类似庙堂神像,但画的是三位当代妇女在祈祷,中间一人右手托着地球模型,左手掌心生出一只眼睛,寓意深邃,耐人寻思。天津《商报画刊》发发表这幅作品时冠以《三大士像》的标题,这是对此画直觉式的理解。有人问王悦之为什么在手心上化眼睛,他只答是望着台湾,不肯多做解释。尽管王悦之不愿道破这幅画的含义,但从画名到造型,都流露出画家对回复故土的祈求之心。陆游有诗句“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在国难当头时,更会沉重地扣动他的心弦,以致将遗民形象移入画中。

    这幅作品的技法,又有新颖别致之处。画家将油画、图案画、中国画的技法和谐地结合起来,画的既是油画,又有中国古风,也有东洋画的韵味。人物利用一幅图案纹理的走向变化,来表现身躯的立体感;利用衣服的不同色调和图案,来突出人物的层次,形成整个画面的立体感。而这一切,都是用中国狼毫笔蘸稀油彩在绢本上细密地完成的。此作的成功,使王悦之在油画民族化的实验上又前进了一大步。

 

 

 

二十世纪中国经典油画(十五)——王悦之《台湾遗民图》

二十世纪中国经典油画(十五)——王悦之《台湾遗民图》

二十世纪中国经典油画(十五)——王悦之《台湾遗民图》

二十世纪中国经典油画(十五)——王悦之《台湾遗民图》

二十世纪中国经典油画(十五)——王悦之《台湾遗民图》

二十世纪中国经典油画(十五)——王悦之《台湾遗民图》

二十世纪中国经典油画(十五)——王悦之《台湾遗民图》

二十世纪中国经典油画(十五)——王悦之《台湾遗民图》

二十世纪中国经典油画(十五)——王悦之《台湾遗民图》

二十世纪中国经典油画(十五)——王悦之《台湾遗民图》
台湾遗民篆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