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孩子换位思考的好方法
(2010-04-09 14:07:08)
标签:
育儿换位思考lg后妈女儿小荷 |
分类: 学着当妈妈 |
记得是在高中的政治课上,我们学到了“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观点”,从而我也知道了“换位思考”,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我就喜欢上了“换位思考”,也常常告诫自己要换位思考全面的看问题。
我喜欢这样,我也希望我的孩子也能这样。
当孩子长到可以交流的年纪时,面对她某些“一意孤行”的举动,我先和她讲道理,分析对和错,也试图让她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立场来考虑这个问题。
和女儿说,要替别人想想,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想想,想想别人的感受等等。
女儿却说,你怎么不替我想想?你怎么不站在我的立场上想想?你怎么不想想我的感受?
生活实践中,我发现和孩子说什么换位思考,结果一切只是徒劳,在我看来这样一个“对人的思维有着重大意义的这么好的”思维方式,却不是那么很容易就能灌输给孩子的。
我一直在寻找能把这种思想灌输给孩子的契机,直到那天我看了晨曦博友里的那篇文章,也许是大家都看过的那个故事,讲是的中美两国的老师分别给孩子们讲述“灰姑娘的故事”,美国老师讲述的整个过程让我深受启发,特别是其中一段,我把段对话大致复述一下,情节再现如下:
老师:在灰姑娘的故事中,你们最不喜欢的人是谁?
学生们齐声说:灰姑娘的后妈!
老师:为什么呢?
学生:因为她对灰姑娘很不好,还不让灰姑娘参加舞会,只是让她自己的亲生女儿去舞会!
老师:后妈的确够坏的,那,假如你是那个后妈,你会怎么做呢?你会带灰姑娘去吗?说实话!
学生们都进入思考,慢慢说出:不会!也许会和后妈做得一样。
老师:这么说来,后妈其实也是一位好妈妈。
说实话,看完这段,我挺震撼的,我一直都是要求自己换位思考的,可我从没有把灰姑娘的后妈想得有多么的好,从来没有!
后来我把整个故事都讲述给女儿听,我估计女儿对这种不同的思维的方式也有了新鲜的认识,也许这样的认识只是瞬间而逝,而我却找到了引导孩子换位思考的好方法。那就向孩子提问“假如你是。。。。那么你会怎么做?”把孩子直接拉到另一个角色里,让她自己去感受去明白。
举例说明(一):
女儿的好朋友准备买辆折叠自行车,女儿回来后也闹着要买。
我:早知道你还想骑车,你那小车我就不卖了。
(女儿本来有辆小自行车的,自打会骑了以后就很少骑,上学放学都是我们一路来一路去的,放家里实在搁占位置,在她的同意下,我把车当废铁给卖了)
女儿:折叠自行车也占不了多少地方。
我:你是一时高兴,买了你骑吗?
女儿:我骑,当然骑。
我:那原来那车怎么没见你骑几回啊?
。。。。。。
一番辩论,无果。
当我瞅到她那双溜冰鞋时,忽然来了灵感。
我:假如你的同学知道你有溜冰鞋,也回家和爸妈闹着要买,可她家那并没有宽阔的地方给她溜,就假设她家在农村,全是土路,根本没法溜冰,这件事让你知道了,你想对你的同学说些什么话呢?
女儿:我想对她说,还是不要买了吧!
我心大悦,女儿走进我的“圈套”里了:那么,你再设想一下,假如你的同学也知道你在家闹着要买折叠自行车的事,你设想一下,你的同学会对你说什么样的话呢?
女儿鼓鼓小嘴巴:还是不要买了吧。
大获成功!
举例说明(二):
那天中午,LG和女儿发生了一点小摩擦(我不在场),两人对此都耿耿于怀,一直到晚上。
由于中午事件的引子,导致晚上LG再次看到女儿不顺眼的地方时就直接怒气冲天了。
当女儿用可怜巴巴的眼神向我求救时,我用沉默代表我已站到她老爸的一边了,一直等到LG把火发完。
当女儿责备我怎么不帮她说话的时候,我先是明确告诉她,她老爸说的有在理的地方,我是帮理不帮亲。接着,我又主动站到女儿一边,对女儿说:你老爸也有不对地方,他说话的语气是得改改了,待会我去批评批评他去。
在情感上博得孩子的好感,孩子才会把你当做“自己人”,才会向你倾诉心里话,这时,我需要做的就是一个倾听者。
在女儿述说了对她老爸的种种不满以后,我们又开始了交谈。
我:其实你老爸都是为你好。
女儿:为我好?他真的烦死了,总是莫名其妙的发火。
我:他说话的语气是有点过了,我待会批评他去,一定让他给改咯。
女儿见我和她还站在同一条阵线,而且还将去“教育”她老爸了,心情也转晴了。
当孩子觉得你是和她是同一阵线上的“自己人”时,她才会听进你的谏言,就连批评她两句她也不会太反感。这是就是我常用的温情感动法,先打成一片,而后见机说事拉理。
我趁热打铁:不过呢,你也有不对地方啊,爸妈说的话要记得,别左耳朵进右耳朵就出了。假如你来当爸妈,讲小孩一遍不听,两遍还不听,等讲了十遍了,你发不发火?
女儿:也会发火。
我:那说明你老爸发火也是情有可原的,这点,你要先原谅他。再有就是,光他改也不济于事啊,你也要改,两人同时都要改。
女儿点头。
另一头,我又和LG沟通开了。
我:以后说话的语气是得改改了,有话好好说,发火有用吗?
LG:跟她好好说有用吗?说十遍,她都听不见。
我:孩子的性格某些程度上是我们培养出来的,你这样一上来就发火反而会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别人对你发火,你毛不毛?孩子不也一样?时间长了,她心中的“怨气”越积越多,等到叛逆性格暴露出来的时候,你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亲亲(我女儿)她是吃软不吃硬,你越是硬着来,她越是对着干。和小孩说话也是要讲求方法的。
下面不用我再多说些什么了,LG就答应以后注意自己的言辞。
罗嗦一下:在此之前,我和LG在电视上就看过好多关于叛逆孩子的事情,我们也就此也谈论过,我们觉得孩子的叛逆,家长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叛逆的孩子要么是出于单亲家庭,要么就是管教得少,总之就是沟通不畅。我们可不想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我们身上。
第二天中午,女儿放学后,她老爸主动和她和声和气的说了话,女儿那双大眼睛巴拉巴拉的望了望我,她还有点不太相信耳朵听到的一切,说:真的改了嘛。
那头,她老爸也窃笑:我对她好了,她还有点不适应呢。
再后来,你就可以发挥想象了,我女儿和她老爸哦,是抱了又抱,亲了又亲的,哈哈,又是大获成功啊!
女儿之所以能释怀,主要还是因为我问她,假如你是爸妈,你会不会发火?让自己找到答案。当然,这也离不开LG的配合(LG的改变)。
另:在我写完这篇博文后,第一个被我邀请来的读者就是我LG,因为上面发生的第一件事情,他压根都不知道,只是我和女儿两人的单独对话。而第二件事呢,虽说有他的参与,可我和女儿说了些什么,他也不知道。我把真实的情节再次还原在他的面前,也就是想让他感受一下和孩子说话讲求的方式方法。并建议LG以后也常用“假如你是。。。。那么你会怎么做?”去问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