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有感

(2014-08-18 12:31:50)
标签:

文化

分类: 学习笔记

http://s2/mw690/001u3Hblgy6LkYm5JLP81&690

 

读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有感

 

原文: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这是我以前读古诗词时非常喜欢的一首词,即便是现在不怎么读了,也依然会时常念起,这不?清晨一阵清冷的雨,又唤起了我心底的这首词。

这是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李煜(937―978年)是南唐的最后一位国君,也是那个时代的著名诗人,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有《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相见欢· 独上西楼》等,被后世尊为“千古词帝”。这首词作于李煜被囚汴京期间,他由天子降为臣虏,有感而发。其实,李煜此生就是为写诗词而来的,当皇帝、被俘虏都是上天为了他能给人间留下绝佳的诗作而刻意安排的生活体验。他最后被宋太宗用牵机毒杀,也是因为写了《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这首千古佳作,他的一生可谓为词而来,因词而去,是个纯粹的诗人。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因景起意,静谧舒缓。我们常常因某一个景物而产生内心的感应,这是天人合一的一个见证,只是我们太匆匆,无暇注意和体会天地给我们的启示。一场春雨,促动起自然界中隐隐的能量,传递着千百年来游离其中的信息。清风吹动纱帘缓缓舞动,迂回曲折,轻盈飘逸,帘外是淅淅沥沥、紧一阵慢一阵的小雨,这样一个细雨敲窗、轻纱曼舞的场景,触动的是李后主那颗伤感的心。

“罗衾不耐五更寒。” 罗衾是绸子做的被子,这可不是寻常百姓所能使用的物件。虽然被囚禁,却还能用得上罗衾,想必刘后主的物质生活还是满不错的。由此我们可以想见,这绸子做成的被子所不能抵御的五更寒,应该不是体寒,而是心寒!五更是一夜中最寒冷的时段,用五更之寒比喻心中的悲凉,可见真如彻骨之寒,寒透了心!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一场春雨,触动五更寒般的伤感之心,然而,身陷囹圄,故国不再,又能怎样呢?唯有不去想它,睡个囫囵觉,在梦中尽情地贪欢。即便是这样的贪欢,也只能是那么短暂的一晌。这是一种怎样的伤感,这是一种怎样的无奈,这是一种怎样的洒脱,这是一种怎样的寄托!

信仰佛教的李后主,在亲身经历了彻骨之寒的内心感受之后,用一句“梦里不知身是客”,不经意间道出了人生的天机!人生如梦,我们每个人,不都是梦中之客吗?不都在不知身是客的梦中尽情地贪欢吗?可惜这样的梦很短暂,只是一晌,可以贪欢,也别只顾贪欢,梦总是要醒的,真相在梦醒之后,真正的区别也在梦醒之后。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无限江山,李后主当然是指自己已经永远失去了的故国,这样的江山,风光再好,又有何心情可以面对?尤其是当自己一个人的时候,那种孤寂与失落,痛楚与感伤,像往永远不能愈合的伤口上撒盐,又像已经分手的恋人——当初若是真相爱,别后就不要再相见,尤其不要单独见。

“别时容易见时难。”其实别离也不容易,只是再相见更难而已。宛如那无限江山,不是不能见,而是不忍见;不是无缘见,而是无颜见;不是不想见,而是再也见不到了。一旦失去,便是永远,国如此,家如此,人亦如此。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落花已随流水去,无限江山也像这逝去的春天般成为过去,今非昔比,如天壤之别。这尘世中的人间是如此善变无常,或许,只有天上的人间才更美好、更值得期待吧?且让我离却了这凡尘苦境,到西方净土去探寻天上的人间吧!那不再是一晌贪欢的短梦,而是永恒;我们不再是那梦里的游客,而是家园的主人;那里不需要御寒的罗衾,到处是温暖的阳光;那里有无限的江山可以凭栏远眺;那里随时拥有,没有别离。

没有经历人生苦难的人,无法读懂生活的真谛。为人类指引光明的智者,都从磨难中走来。后主李煜,用他哀婉凄凉的词句,让我们在千百年之后,也能感受到他当时的心境。从他的字里行间,我们能体会出深刻的人生哲理。

窗外的雨早停了,我却依然沉浸在这浓浓的诗意中。。。

 

弘纲

2014622日星期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