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it |
分类: 数码街的新发现 |
随着百脑汇宣布即将在今年四月份进入数码街,一时间厦门IT商场的博弈成了人们关注的话题,这段期间有多家本地媒体,甚至省级媒体联系过我,希望我就市场的动态发表一下预估和看法,这些人中,有许多是多年来长期合作的媒体朋友,当然,也不乏一些抱着"看戏"态度的人。对此种种,一方面,我们深感荣幸,这证明大正电脑城6年经营下来,已得到大家的认可和接受,另一方面,如果我的想法没有表达好,或者被断章取义,就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误会,甚至被当成竞争性的言论。
中肯的说,作为大正电脑城的管理者,面对外来电脑卖场的陆续开业,是不可能一点压力都感受不到,而对于这些"卖场"的出现,个人确实是抱着乐见其成的态度而多过于紧张.百脑汇和我们一样是台资企业,首先,我很乐意以"新厦门人"的身份来欢迎他们一起来繁荣厦门,繁荣电子数码街。
而且大正电脑城和百脑汇的定位其实是不一样的,我们各自提供差异化的服务.他们的面积达到了2万平米,集休闲购物一体,诉求航母规模的卖场和一站式的服务,而我们的面积虽然比较小,但也聚集了目前所有主流电脑数码品牌,而我们从来不把自己叫做"卖场",而习惯把自己叫作"商场",我们要打造的是..精致也充满文化的商场,让商场内的每个店面都成为各个品牌或自营的特色店,这才是大正的方向,大正诉求的是IT精品的钻石舞台,打造的是永不闭幕的电脑展会。
我个人认为,两种定位对商家产生的约束也就不太相同,在大正,只要是正规经营的商家,都是相对较为自由的.租店的商家自己就是老板,就是主人,可以在自己的空间内自由的展示和销售产品。而在百脑汇的商家,可能就会被约束得紧了一点,传闻海报宣传品全得统一由管理处制作..而大正是采申核制,但如有个别需求的..管理处的企划美工人员也可为他们免费制作..甚至有传闻..犯了规定法令57条的某一条就得被扫地出门..这让商家他们会比较害怕没有办法以主人的角色经营,甚至感觉只是去拿个档口,销售产品。
我建议他们,分流竞争是一种趋势,但拿不拿店面一定要看个体情况,如果盈利空间大,成本支撑得了,就不妨去拿,而如果前景不看好,压力巨大,需要以店养店,就要仔细考虑了,我的意思不是要他们保留大正的店而关闭其它卖场中亏损的店,实际上哪怕他们在必要的时候需要放掉大正的店去保留电子城、假日甚至拿百脑汇的店,我都很尊重大家的选择,因为虽然大家都是好朋友,但如果亏本经营,家里的老婆孩子怎么养..
当然,如果说对百脑汇有什么建议,我倒觉得有一点是有必要一提,听不少商家来跟我说百脑汇准备让他们押一月付六月,如果属实,我会建议百脑汇,作为投资3.5亿的项目,作为全国连锁卖场,却一次性预收六个月租金??商场和商家是互动成长,共存共容的关系。其实商家们现在的营业成本蛮大的,而利润也远没有大家想像中的那么高,换句话是低得可怜,是挨踢(IT)行业啊...甚至常常有商家为了完成任务量,销售的产品基本是平进平出,连放掉厂家返点的都有。
当然,宏图在形象建设和品牌塑造上,我觉得也值得大家学习,而百脑汇的进驻确实也为数码街增添了不少活力..再来..我更希望的是.. 可以把目前分散在整个厦门市内的家电IT卖场都能吸过来数码街。(目前分散在整个厦门市内的家电IT卖场还是为数不少的)。。还有..国美.颐高..等等..大家一起来吧 !
此般之后,电脑,电子,数码,家电,通讯,动漫,软件,一次性的在电子数码街就可以被全部含盖,这对城市规划,对百姓购物,对提升商圈的影响力,或是更成将为一个观光景点。。随着电子城后,有了大正电脑城,假日电子城,再加上即将开幕营业的百脑汇。。这已是机会整合并加强振兴此商圈并创造特色的时刻!我期待着也期许着大家共同努力: "厦门是我们的家,繁荣发展靠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