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泉水叮咚
泉水叮咚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258
  • 关注人气:4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英语期中质量检测分析与总结

(2013-11-07 16:33:56)
分类: 他山之石

      2013年 11月7日          周四      

小学英语期中质量检测分析与总结

 

一、学生的学习情况。

     介绍一下学生入学的基本情况,从开学开始的测试情况了解,整体上,学生的英语水平是属于差的等级。比如,四、五年级在入学考试中,全班几乎没有及格的,有五分之一的学生没有接触过英语,有五分之三的学生英语一个单词不会写,在以前的学校,老师不重视英语,根本不管学生英语学习。有的老师上的是英语课但实际上是让学生自己玩。还有五分之一的学生英语学习一般,有一定的基础。另外,每个班级有四到五名可以说英语水平不错的学生。

从开学以来,针对学生英语实际情况,我确立从基础抓起,重点补课的教学思路。用了前三周的时间重点讲解了英语的26个字母的读写法、48个音标的读法,以及英语的句子书写规律的英语基础。让每个学生对英语有了初步的入门后,才开始了课本的教学工作。课堂的教学时间对于这些英语基础差,还没有形成好的学习习惯的孩子们来说远远不够的。为此,我把每周的星期一和星期三下午三节课后的时间当做五年级辅导和复习的时间,星期二和星期四下午三节课后的时间当作四年级英语的辅导和复习时间。加大学生英语背诵和书写。

小学四、五年级的英语,一般要求比较高,要求记忆的单词和句子也比较多,象分校的孩子,少学了两三年的英语课程,如果不加大平时的操练和听写,是远远不行的。为了给学生创造更好的更有意思的学习环境我采取两种方法,一是平均每周都要进行一次听写,并且按照听写的成绩发奖品,同时,为了加大他们相互的帮助,我还确立了以宿舍为单位的相互竞争,优胜的宿舍老师请他们吃大餐。这样,慢慢的孩子的单词量就会越来越多,对于他们学习英语会有很大的帮助,就不会象狗熊掰棒子一样掰一个掉一个了。二、就是努力增加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比如,平时一些简单日常用语必须要用英语,用英语打招呼用英语喊报告等,他不用英语老师就不让进教室。还有,利用晚饭后,晚自习前的空闲时间给孩子们放一些有教育意义的纯英文的国外动画片,让他们从电影找出自己学习的单词或者句子并记下来,谁记锝多,谁等奖品多。而且,这些纯英文的电影往往比较形象易懂,发音是地地道道的,学生很容易理解单词的真正意义,往往比老师讲解很多遍效果更好。

通过这么两个多月时间,我感觉孩子的英语学习兴趣更浓了,英语的学习成绩虽然不能和总校相比,但是我觉得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次四年级的英语平均分是     及格率是    优秀率是    。五年级平均分是     及格率是     优秀率是      

 

  二、老师的教学反思


    (一)、抓基础训练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此次考卷卷面反映出来的情况是:大多数学生的基础知识把握较好,如一些基本语法、词汇知识等,但语音知识和单词考查仍是部分学生的一个薄弱环节,本次考查的单词辨音,均为十分规则的单词,把握好语音规则对学生掌握与自学英语有极大的帮助,因此,以后我要在教学过程中应把好学生语音的入门关与训练关。 

 (二)、培养学生实现多元教学目标的习惯
    要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其决定因素很多,但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十分重要的,培养学生对教学目标把握的习惯也很重要。学生如能带有目标地进行学习,其效果不言而喻。因此,要努力培养学生“学有目标”的良好习惯。事实证明,许多学生学习成绩不好,不是因为他们学不好,而是因为他们的学习习惯差,学习的主动性不够,缺乏学习上进心。因此,可以给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目标。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的兴趣,便有了学习的动力。事实证明,使人容易接近的教师总是能得到大部分学生的欢迎,其教学效果一般也不会差;再者,教师应主动关心学生,尤其是要关心、帮助后进生,不让“差生”差下去,及时做好补差、帮差工作。
    四、拓宽学生的视野,开发整合教学资源
    现在的教学单凭一本书、一节课恐怕是不行的,语言的教学必须在大量的信息输入下进行,包括听、说、读、写的各方面的训练。因此,将教学内容与一些配套教材与练习有效地结合起来,并进行有效的训练,以此来扩大学生的词汇知识,拓宽他们的视野,更好地把握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如,可以采用许多好的英语原声电影,以及优秀的英语歌曲,或者找一些好的英语寓言故事,让学生学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