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促进年轻教师发展的好形式—— 教师梯队建设

(2013-01-21 20:00:07)
标签:

杂谈

分类: 泉水随笔

      2013年1月21日      周一     促进年轻教师发展的好形式—— 教师梯队建设

   我的发言稿:

 

  教师梯队建设发言稿    权洁

     我的交流分以下三方面,个人读书,个人成绩,个人困惑。关于我的困惑中如果有不成熟与不对的地方,请大家多多包涵指教:

一、2012年读书:

1、《王晓春给青年教师的100条建议》《课堂管理,会者不难》

    《问题学生诊疗手册》

2、《嘿,我知道你》

3、《第56号教室的奇迹》

4、《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5、《孩子的心理报告书》

6、育儿方面:《女孩为何要“富”着养》《我把女儿教进世界名校》

7、《我们要彼此听话-一对中等生母子的对话》

8、《做有出息的孩子——影响你一生的名人家书》

9、《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

10、《给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

二、参加论文比赛、比赛课

1、 今天我当英语小老师”——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学生创作英语小作文集锦案例

2、《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中愉快地说》参加徐州市科研杯与创新杯论文比赛

3、2012、6   区教研员听课展示。

4、2012.11徐州市教研室领导听课展示;参加区级比赛课 ,并获得一等奖。

三、我的困惑

   做了这么多年的老师,今年女儿上了幼儿园,也让我做了一回家长。作为家长我真心地要感谢老师,想想孩子上幼儿园以来的变化,真的让人欣慰:

   每天早晨,原来的小懒虫早早起床,她总是高兴地说,“我喜欢上幼儿园,我喜欢老师和小朋友。”

每天放学回家,她喜欢边弹琴边唱歌,还骄傲地说:“这是我段老师教我的。”

她喜欢给我们表演手指游戏,还自信地说:“这是我孔老师教我的."

   她总是挺着鼓鼓的肚子,幸福地告诉我:“今天幼儿园又吃好吃的了,苏老师让我当周班长,发勺子,苏老师还给我缝衣服呢!”

    点点滴滴,让我们看到的是老师的心血,孩子放在这样的老师手里,我们作为家长我们真的是放心,省心,开心呀!

因为亲其师,所以才信其道。没有对老师的喜爱,敬佩,哪来孩子这么认真严谨的生活态度呀!

一位好老师,胜过万卷书。

    可是,为什么孩子到了小学,就慢慢不是太喜欢上学了。课堂没有这么宽松了,这样那样的“不准”、“不能”;作业一下子变多了,放学后不能玩了,埋头苦干呀!可是,我们还是看不到成效,还不断地埋怨:现在的孩子怎么一届不如一届,不管着他,他就不学了。学习怎么会变成“管”着与“逼”着的了?孔子有72个优秀学生,哪个是“管”出来的?

其实对于小孩子。本来应该管的宽一点,要求低一点,等他们越来越懂事了,再提高要求。 我们这里正好相反,小学要求从90分以上,等到上了中学,及格就行了;小学要求正襟危坐,到中学甚至连学生来上课就烧高香了。这就是我们的教育,给人一种欺小怕大的感觉。这是我所困惑的。

     反省一下我自己的教学生活,今年尤其的繁忙,自从进入五年级,随着句型与语篇的增加,我每天就埋头在默写上,批改默写上,单词要默写,句型要默写,课文也要默写。去年三、四年级所坚持的“课前英语小剧表演”也不得不中断,那宝贵的课前5分钟被默写占用,我极少数的空课被批改默写试卷占用。我大声疾呼“我的读书时间、写博客时间在哪里?!”我和学生都这么辛苦到底是为了什么?对于英语的学习,王晓春老师说:“把学生最大限度的培养成学习者的课堂才是有效的,否则就是无效和低效的。”那我的学生是什么,是临时的“知识仓库”或“知识搬运工”,只会做些试题,会考试卷。学生学的是死知识,他们的学习过程只是把“话”记在脑子里。考试时原样提取出来,这中间没有消化,没有思考,起作用的只有记忆。没有活学活啊用!语言的学习怎么可以简单的记忆呀?这也是我困惑的!

我还有一个困惑,大家都知道我们的英语课不好上,我们也不了解为什么要这样上,领导每次来都会对我们说:鼓楼的英语老师认真,踏实,能干,都是“老黄牛”一样的人。“老黄牛”的精神在当今时代,已经不是褒义词了,我们都知道应该怎样上课,应该怎样灵活,怎样展示孩子。但是,那却不是我们真实的课堂,所以我们不想伪装。我们英语组的课都和我们的人一样,淳朴,单纯,不会包装自己,也不会包装我们的课。今年,在周校长与王校长给我们英语组推心置腹的聊完后,让我们转变了思维,用另一种眼光来看待英语公开课:这是一次精彩的师生的展示。在这种多次的展示中,提升我们学生的能力,也是一种锻炼。是呀,转变一种思维,我们就会海阔天空。继上学期之后,本学期我上的一个语篇教学的公开课虽然终于打破了领导对我们鼓楼老师的看法,我们终于与时俱进,注重形式了。但是,这种教学形式如何能真正地在常态课中应用,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我困惑!

 很感谢学校能成立的这个“智囊团”,我以前不是“心语聊吧”的成员,后来被莫名的吸收进来了,心中有些排斥,因为我们英语老师的课多,真的不好调课。但是,参加了几次活动,听着大家的发言与讨论,我是很受启发,大家真的都很厉害呀,都是爱思考,很有思维深度的人,我在这里学到很多知识;我也在这里热血沸腾,备受鼓舞。大家都是很爱思考,很有智慧的人,我希望我的困惑能在这里找到答案。            

2013.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