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红萍:“培养伟大女性”岂能靠读《列女传》

(2016-08-30 12:03:33)
标签:

《列女传》

道德

礼教

类书

           “培养伟大女性”岂能靠读《列女传》

                  张红萍

                   

   大陆新儒家蒋庆在《只有儒家能安顿现代女性》一文中说:“以《列女传》作为教材教育现代女性培养的都是中国伟大的女性”,真的是这样吗?还是恰恰相反?《列女传》到底讲了啥?让我们了解一下这本“以史为鉴”的儒家类女教书吧。

世界上总有一类人,他们拉着历史的倒车却洋洋自得。

刘向的《列女传》到底是一本什么书?一言以蔽之:西汉刘向企图通过先秦儒家礼制来教导汉代女性要以史为鉴做一个以礼义相夫教子兴国显家的好女人。首先自己以礼教修身,做一个克制和勇于牺牲的好节义的好女子。以身作则教子谏夫,以家国利益为己任,随时准备为了礼义牺牲自己的生命以显示对礼义的追求。这是坚信用礼制治国才能挽救汉帝国江山的刘向,通过间接进谏的方式写给汉成帝以及成帝后宫后妃的谏言,警示成帝及后宫嫔妃以史为鉴,如果能做“母仪、贤明、仁智、贞顺、节义、辩通”传中以礼义相夫教子兴国安邦有德性的好女子,汉帝国则不会灭亡;如果做一个“孽嬖传”中淫乱擅权灭国毁家的坏女人,汉帝国则必将走向灭亡。

这本以女性为传主,以故事为主,以史说事的七组人物传记类书籍,强调女性教子谏夫的作用,强调通过女性过度的克制与勇于牺牲的精神达到防止社会上“淫靡”风气的形成,以及国家稳定安定的目的,防止由于女性的原因引起国家的“乱亡”,强调女性的好作用可以辅助丈夫儿子成就事业,国泰民安。

 那么刘向的《列女传》能看吗?能,作为了解先秦社会历史能看,与后世的《列女传》相比能看。刘向的《列女传》与范晔《后汉书》中的《列女传》还能看,因为他们的《列女传》中除了贞节节烈妇女之外还有才行高秀者,而宋以后的《列女传》就变成了《烈女传》,只记载贞烈的女子了。

刘向的《列女传》怎么看?这是一个需要特别警惕的问题。如果一本书纯粹是糟粕如《女诫》,我们干脆将之扬弃。但刘向的《列女传》不同,它大部分是糟粕,但也有一部分精华,而且在一篇中或许整个故事不错,但却偶然来一句三从四德的话,越是这样的书,我们越要有社会性别意识与视角。那么《列女传》能作为培养现代社会伟大女性的教科书吗?回答是否定的,原因是《列女传》的基调是男尊女卑的,也就是透过纸背我们看到的满纸写着“仁义道德”四个大字,《列女传》具体讲了什么且让我们慢慢道来。

                  

刘向的《列女传》共一百零四篇,七组两类。第一类是“母仪传”、“贤明传”、“仁智传”、“贞顺传”、“节义传”、“辩通传”等六传,讲的是好女人的故事,第二类是卷七“孽嬖传”,讲的是坏女人的故事。好女人兴家兴国,坏女人毁家毁国。

卷七“孽嬖传”自然好分辨,因为里边全是毁家毁国的坏女人,自然是女人的坏榜样。讲这些坏女人的故事目的是警醒天下的女人不要走她们的路,警醒天下的男人要离这些女人远远的,她们是有色无德的祸水,国家灭亡的原因就是因为君王身边有这些女人的缘故。她们的共同点是无德、不守妇道,她们分作三类,一类是擅权、弄权,不尊守尊卑礼义,废立皇后与太子,造成家国灭亡的。第二类是既擅权又淫荡从而导致家国灭亡的。第三类是纯粹淫荡,男人们为了争夺她而家国灭亡的,如“陈女夏姬”。

卷七最著名而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是致使夏商周灭亡的“夏桀末喜”、“殷纣妲己”、“周幽褒姒”。这些女人美色但德性浅薄,荒淫暴虐,惑乱骄纵。她们纵容君王通宵达旦饮酒作乐、不理朝政,君王对她们惟言是从。周武王灭商纣王后,斩妲己头,将其挂在城门,上面插一面小白旗,上面写着:“亡纣者,是女也”。那么亡纣者是妲己吗?像商纣王这种傲慢、自大、狂妄、残忍的君王是谁的谏言都听不进去的,妲己最多是助纣为虐,但书写历史的男人们却认为是红颜祸水致使国家灭亡,刘向宣言的也是这种红颜祸水的观念。

与“孽嬖传”形成对照的是“母仪传”、“贤明传”与“仁智传”中的好女人,这些好女人兴家兴国。她们的共同点是有德、好礼义、守妇道,她们大多是君王与卿相及士大夫的妻子与母亲们。“母仪传”主要写教子有方的母亲们,她们首先以礼修身,贞静专一,聪明博学,仁慈好德。“有虞二妃”、“弃母姜嫄”、“契母简狄”、“启母涂山”、“周室三母”都是贤妃慈母,她们的主要特点是善于教化,由于她们的修为与德性,她们生下的孩子都聪明仁德,又由于她们善于教化,最终成就了这些各个朝代开国者的事业。刘向承认作为母亲的这些女性在教化与辅助儿子事业上的成就,承认这些女性在这些男性建立功业上的功德,刘向承认这些母亲的作用,这一点还是难能可贵的。“母仪传”中有一半的篇章没有宣讲仁义道德,只是很真实朴素地讲述了这些母亲教子的方法。公正地说“母仪传”在这些传记中是比较能接受的一部分。但是在读“邹孟轲母”这篇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时,还是要多加警惕。孟母“三迁”与断织教子以及为儿媳主持公道这些都是没有问题的,证明孟母懂得教化儿子,也是一个好婆婆。但在孟子因为母老不能离开齐国而烦恼忧愁时,孟母的一番三从四德的教诲却又充满道德礼教的意味,是十足的妇礼糟粕,因此在读《列女传》时须细细辨别。

“贤明传”与“仁智传”是劝戒进谏儿子、丈夫的,这些儿子、丈夫大部分是国君与卿相,这些妻子或母亲非常了解自己丈夫与儿子的品行与才能,而且她们都是一些十分聪明、智慧、能干、有才的女子,她们的才识往往高于自己的丈夫与儿子。那些能听取她们谏言的儿子或丈夫,往往能免灾,使国家强盛;那些不听劝谏的儿子或丈夫往往遭殃送命,或国破人亡。特别是“仁智传”中的女性,她们往往能毫不客气地指出自己儿子或丈夫性格或品德的致命点,而且最终证明她们的预言是正确的。

非常特别的是“辩通传”,这卷讲述的女子都非常聪慧、有才,特别是有辩才。通过她们的善辩,她们为自己、丈夫或父亲免除、摆脱灾难。这里还讲了几个丑女,有治国之才,她们虽然奇丑无比,但她们有德有才,最后做了王后,且由于她们的辅佐,国家因此强盛。但这些女子也是一些虚伪的好礼者,是所谓一礼不备、至死不从的好礼、守礼者。总之,刘向要告诉人们的是好女兴国,坏女败国。而所谓的好女首先是守礼教、守妇道,一心为公、为国者。坏女则相反,不守礼,更不守妇道,一心为私,毁国灭家。

最不能让人接受的是“贞顺传”与“节义传”,读着这两卷的故事,让人气炸了肺,怎么动辄就是让女人死?!为贞节而死,为礼义而死,为公义而死,死的毫无意义、毫无价值。刘向宣杨一种“过礼”行为,为死守礼义决不变通。从一而终,害死了多少女性!比喻“宋恭伯姬”中的宋恭公夫人伯姬,丈夫已死守寡,半夜遭火,因为保母傅母不来,绝不下堂,结果活活被烧死。卫宣夫人结婚那天未过城门卫君死,为其守寡一生。黎庄公夫人结婚后与丈夫言语不合,从此夫妇再不见面,却一生为夫守贞节。齐孝公夫人出游车毁,孝公派来的车不是女性专用的能遮蔽的车子,于是自杀。一个战士的妻子,丈夫战死,因为她无子、无父、无兄,本来按规约可以改嫁,但为贞节自杀。楚昭王夫人贞姜遇洪水,丈夫派使者来救,忘带信符,坚决不走,被水冲走而死。一个美丽的妇人守寡,求婚者众,为明其志,割鼻毁容。这些女性本来可以不死,在先秦时有些故事本存争议,但刘向却一味赞扬她们的守礼守贞。

“节义传”中也是为公义动辄自杀,最可恨的是“鲁秋洁妇”这一篇,丈夫结婚五天后离家做官,五年后回来已不认识妻子,半路上调戏妻子,回到家后妻子发现调戏自己的正是丈夫后,跳水自杀。岂有此理,女人要为男人的淫行买单,这种杀身成仁毫无公平可言。

这样的书,能培养伟大的女性?拜托了,现代女性不需要传统礼教,做什么样的女性我们自己作主!

作者: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所研究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