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男人女人?
(2011-09-01 11:44:45)
标签:
传统性别角色过时杂谈 |
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男人女人?
今天( 8月17日)上午观看北京电视台的电视节目“亲子七日谈”之“穷养儿富养女”辩论会,颇为感叹。辩论的中心其实就是塑造什么样的男人、女人。
辩论的正方与反方实力虽然不在一个水平线上,但因辩论正方代表传统角色塑造的一方,反方代表现代角色塑造一方,结果是正方得票38票,反方得票28票,虽然反方辩论头头是道,有理有据,却以失败而告终,这不得不令人思考:为什么时代已经到了21世纪,性别传统还如此强大?
平时我们常常听男人说:男女都一样了,甚至女人比男人还厉害,你们这些性别研究者到底在研究什么?是的,粗略望去,社会中的女人好像没有什么问题了(人们把男女出生性别比、女童失学、就业歧视、男女不同退休年龄都不看作问题),但只要具体就一个问题讨论,比如穷养儿富养女,就会讨论的面红耳赤。那么除了上述四个重大的问题之外,其实我们生活中有关男女的问题还存在很多,特别就性别角色塑造而论,它还会一直存在下去并影响女性生活的方方面面。只要在塑造什么样的男人和女人这件事上有传统与现代的分歧,就说明社会生活中的性别问题还没有解决,因为它最终影响的是女人的生活,是女性的权益与发展,是女性的自由与自主,是女性在这个社会上的地位与权力。
正方母亲所谓要培养男孩的意志、胆识、责任感、伟男子形象,其实作为一个女人她所要塑造的无非是传统的男性角色。这说明这位母亲在塑造她的两个男孩的问题上,所持的观点,所储备的知识与资源,还是陈旧的传统思想与观念,她既没有对传统性别角色进行过丝毫反思,也没有新的教育理念,因为她自己根本就没有性别观念,没有进行过现代性别的教育,她所代表的是大多数母亲的思想,她的思想具有巨大的市场,所以虽然她根本无法与反方的辩才相比,但她有传统思想做后盾与支持,最后还是胜利了。
这样的辩论本来是一场很好的性别教育机会,但遗憾的是除反方的曹保印先生具有现代的性别观念之外,其他人在性别问题上多少都有误区与盲点,因为这些人都没有进行过认真的现代性别观念的学习与思考。在有关性别的中性气质的辩论中,大多数人都将中性气质当作坏的东西来看待区别,虽然曹先生就此做了一定的说明,但那些具有性别刻板印象的人们还是觉得中性气质就是变态,只有传统男女气质才属正常,甚至电视台的解说词竟然说:中性气质的出现是性别教育缺失的后果。这样的辩论,却配有这样的媒体解说,真让人浑身发冷。
正方还说:过分强调男女平等,致使男孩不像男孩,女孩不像女孩。看来人们更在乎男孩要像男孩,女孩要像女孩,而男女平等不仅置于其次,甚至成了罪魁祸首。
连专家团成员资深媒体人石述思先生都说:“男人是打世界的”,哪女人应该是干什么的?为什么要这样男女区别对待,而这种说法又是那样经不起推敲与辩论,请问美国三位女国务卿是干什么的,请问世界上出现的几十位女总统与女总理是干什么的,如果我们区别对待地教育男孩、女孩,这些女总统、女总理还会出现吗?难道她们不是打世界的吗?
正方母亲的男女区别对待与教育,只能使男人越来越强,女人越来越弱,这样的结果是什么?不是男人更强权,女人更弱势吗?这样对男女、对世界到底有什么好处?我们为什么不经思考地要维护传统的性别角色,就因为它是传统的、习惯的?还是因为这代表着这个世界的权力格局,而我们无力打破,反而要极力维护,才更有利于自我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