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柏芝能否逃过这一轮道德追杀
(2011-06-09 19:39:00)
标签:
对女人贞洁的要求污名化杂谈 |
张柏芝能否逃过这一轮道德追杀
张柏芝遭遇新一轮的道德追杀,当许多人都津津乐道这一次张柏芝一定完蛋,咎由自取的时候,我想到了英国王妃戴安娜惨死的一幕。那些娱记们,那些喜欢明星绯闻八卦的无聊人们,那些道德家们,那些保守的咒骂张柏芝、讥讽谢霆锋的人们,他们(她们)正在做一件事,那就是围追堵截张柏芝,要置张柏芝于死地,要让他们的孩子失去父母中的一方,这些人在毁灭这个家庭,他们(她们)在道德杀人。
合照门惹怒的是这些道德家们,是一个女人竟可以对曾经让她名誉扫地的男人不记仇,竟然可以对这个男人有说有笑,更不能原谅的是这个女人竟然和这个男人合影,这个不知羞耻的女人公然挑战两性关系的道德底线,是可忍,孰不可忍,错上加错就是罪该万死。这个女人损害的不是谢霆锋一个人,而是所有的男人。
可是张柏芝自始至终到底有什么错?有什么不道德?婚前与男友的私人录像被曝光,这是曝光者的不道德,人们之所以觉得张柏芝有错,有罪,应该羞愧,是人们对性的羞耻感,对女人贞洁的强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性的扭曲变态的道德态度,在艳照门事件上大家口诛笔伐的应该是曝光者、泄密者,但那些真正的不道德的人却可以在暗中称快,而张柏之差点万劫不复。
张柏芝因为艳照门差点万劫不复,可这不是陈冠希的错,陈也没有有意公开这些录像,他们两个都是那个缺乏道德的曝光者的受害者,作为两个受害者,多少年之后在飞机上偶遇,打招呼、说话、聊家常、拍一个照,那一点不道德了?难道他们一定要避讳才道德?难道他们一定要像仇人一样相对才正常,这其中到底那一点触犯谢霆锋了?张柏芝的大大咧咧并没有可谴责之处。
在传统的文化中,女人的价值在于她的美貌与贞洁,而她的美貌与贞洁是能给她的丈夫带来荣誉的两项条件,如果她失去美貌与贞洁,她的价值将大打折扣。一个有美貌而失去贞洁的女人被看作邪恶的对象,而她的邪恶正是因为她给男人带来的不是荣誉(损害男人的荣誉就是损伤男人的象征资本)而是耻辱。那些不能原谅张柏芝,那些如果女友与前男友玩自拍就立刻离婚的53%的男人,他们是站在谢霆锋也及男权的立场在谴责张柏芝,因为在他们的观念中,在男权中心的社会中,男人是主体,嫁给男人的女人永远是客体,在他们的观念中从来没有将女人当作大写的人来看待,而是当作主人有价值的物来看待,她只能为作为主体的男人增加荣誉,否则她将不再具有她存在的价值与合理性,否则她就会被休掉(离掉),这其中男人始终是主动者与操控者,女人是被挑选和控制的对象,这种不对称是根本的。
女人的贞洁是什么?女人的贞洁就是她的性是被丈夫独占的,她的性不能给予别人,丈夫拥有妻子性的绝对权,这是男权社会规定的原则,破坏这一原则的女人将受到惩罚、名誉扫地,被世人不齿。而男人不存在为妻子保持贞洁的问题,因为他是主人,他的性由他自由支配,这也是男权社会规定的原则,男女在性道德上是被分别对待的,这一点传统社会如此,现代社会仍然遵循。男人与前女友玩自拍根本不存在问题,就是与前女友重拾甜蜜时刻,也只是小事,因为人们不觉得这事损害了女人的荣誉、尊严与自尊,这就是性别的双重道德标准。
传统的道德认为女人应该是干净的、纯洁的、圣洁的,贞节、贞操是女人最大的价值,女人婚前最好能够守贞,假如婚前没有做到守贞,男人勉强可以原谅,但婚后必须忠贞,如果婚后不能忠贞,这个女人将不能原谅。女人婚后的贞节变成婚姻是否能够维持的焦点,女人如果突破这个底线,离婚的责任全在女人。问题是如果男人婚后不能忠贞,男人却要求女人包容他们,甚至觉得这是多大点事啊,双重的道德标准致使婚姻中的男女处在不公平的地位,致使女人永远受着道德的追杀,致使女人失去家庭、孩子与幸福。而张柏芝婚后并没有不忠贞,却受到如此的道德追杀,这就是对女人净洁观的传统要求在起作用。一个社会的道德观总使女人处在道德的恐惧中,这个社会的文化肯定存在问题。一个社会53%的男人认为如果女友或妻子与前男友手机合影就“不要说什么,立刻离婚”,这些男人就不是为了爱这个女人才与她在一起的。如果说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高低的标准,对女人道德的双重标准也同样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高低的标准。
这一事件反应的正是一直以来男人对女人贞洁的要求,作为具有特权的丈夫,由于社会与时代的发展,他们无法要求女人的过去,但他们却有权利要求女人的现在。在这种要求中,其实性并不是问题的根本,问题的根本是控制,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精神的控制,那种所谓对丈夫的忠诚,正是这种控制的美妙描述。而男人并不真正顾忌自己性的出轨,是因为他根本不会被控于女人,男权社会给了他们控制女人的特权与传统,因此他们坚信这就是原则。
男权社会在审判张柏芝,而谢霆锋则再一次被推到了考验者的位置,最后的结果判明的正是谢霆锋拥有的到底是什么样的道德标准(传统道德抑或现代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