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女留学生的风采(五)
(2010-03-31 09:46:58)
标签:
最早留日女学生女权榜样杂谈 |
近代女留学生的风采(五)
—— 中国女界的先觉者们:清末留学日本的女留学生
我们可以说,多数的出国留学的学生,都是些爱国青年。而清末前往日本留学的留学生们的爱国之心比之任何时候和赴任何国家留学的留学生的爱国之心更烈更强,因为那时正是列强加紧瓜分中国的特殊时期,留学生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救亡图存,因此当时留学日本的女留学生除学习之外的任务就是结社、结党、集会。清末留学日本的女留学生还肩负着启蒙妇女和争取妇女解放的重任。所以在学习之余,她们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宣传救亡和争取女权的上面。
最早到日本留学的女性大多是随父兄来到日本的,这就有了最初来日本的中国女留学生,她们是1899年随父母到日本的9岁少女夏循兰,就读于华族学校。1900年随父兄到日本的浙江女子钱丰保,就读于实践女子学校。1901年随家人来到日本的钱媚子。但这之后来到日本留学的女留学生,则与之前的这些女子有所不同,她们大多是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寻找救国之道和提高妇权来日本留学的。她们是1902年来到日本的何香凝,1903年来日本的林宗素和陈撷芬。到了二十世纪初,到达日本的女子越来越多,1903年大约有20名,1904年就将近100名了。中国妇女运动史上的第一批骨干人才,争取女权的最早的启蒙者们,从1902年起陆陆续续来到日本,她们是何香凝、胡彬夏、林宗素、陈撷芬、曹汝锦、陈懋勰、龚圆常、方君笄、秋瑾、方君瑛、唐群英等等。奇怪的是从黑暗如磐的老大中国最初来到日本的这些女子,个个男儿气概,勇气惊人。个个巾帼不让须眉,充满理想抱负。中国不是没有伟女子,中国是没有女子生存的环境。正因为她们在黑暗的清王朝没有发挥抱负和才能的机会,她们才来到日本既寻找救国之道,又来这里寻找同志,共商振兴女权之路,因此她们来日本更重要的目的是为救中国、兴女权,并学习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
她们通过成立组织和创办报刊宣传爱国主义精神和女权主义思想。因此我们不能不提到她们创办的组织,她们所办的报刊,她们的活动,她们的言论和她们中的积极分子。
这些女子救国不落男人之后。她们一到日本就成立女性自己的组织——“共爱会”,这是一个爱国救亡和争取女权的组织。“共爱会”成立于1903年4月,也就是这些女子刚刚到日本之时,发起人竟然是一些非常年轻而有血气的女子,他们是胡彬夏、林宗素、曹汝锦、陈懋勰、龚圆常、方君笄等10余位女子,后来还有其他女子参加,当时最小的胡彬夏才十四五岁。“共爱会”是一个女界的爱国团体,更是一个女权主义的组织,它的宗旨是“以拯救二万万之女子,复其固有之特权,使之各具国家之思想,以得自尽女国民之天职”。中国女性第一次提出“女性国民”这个说法,而且第一次提出“复权”这个口号,这是中国女性第一次的女权意识,是了不起的宣言。她们准备“先组织在东京留学女子之团体,互相研究女子问题,以渐达其权力于祖国各行省。”这是非常明确的女权主义行动方针,所以“共爱会”是一个明确的女权主义组织。她们的主要工作是研究女子问题,也即宣传女权思想,因此说,我国女权主义组织的雏形可以从“共爱会”算起,它是女权思想启蒙的最早组织。
这个组织的女子个个都是巾帼英雄,这或许与她们的家庭有关,本来她们的父兄都是开明人士和革命党人,她们从小受到平等思想的熏陶。这些女子年纪虽轻,但异常勇敢,胡彬夏这位“共爱会”的发起人就是这样一位女子。胡彬夏(1888—1931),1902年6月到日本,在日本实践女子学校学习。 1903年4月8日,她和林宗素、曹汝锦等发起成立“共爱会”,她是“共爱会”的实际负责人。每月定期召集会议,讨论妇女教育和妇女权益问题。她还是江苏留日同乡会主办的刊物《江苏》的编辑,《江苏》特辟“女学论丛”栏目,为“共爱会”扩大影响。她自己积极在《江苏》上撰文《祝共爱会之前途》、《论中国之弱女子不得辞其罪》等文章,提倡“振兴女学,恢复女权”,还鼓励和组织其他会员撰写并发表有关妇女解放的文章。在她的努力下,几乎每个会员都有女权启蒙和妇女解放的言论发表,宣传妇女解放。她们希望每个妇女都能学习科学新知,尽一个公民的职责,天下兴亡,匹妇有责。她在日本期间相当活跃,是妇女解放活动组织的中心人物。1907年她考取本省留学美国资格,成为我国首批官费留学美国的女性,同时考取的其他三位女子是王季茞 、曹芳芸和宋庆龄。1908年,她和王季 、曹芳芸入威尔斯利大学预备学堂学习,宋庆龄入新泽西州萨密特镇的波特温学校学习。胡彬夏在美国学习7年,1914年大学毕业回国,回国后在多所大学任教。1916年她曾主编商务印书馆发行的《妇女杂志》。不管她在教学中,还是在编辑中,她都强调妇女要有学问,要有所作为。她说“吾妇女欲见重于人,必先为家国社会有所兴作焉”,又说“女子可做之事,改良家庭”,“改良家庭即整顿社会”。她强调家庭之于社会的重要性,与梁启超等男性改良派所说的贤妻良母有完全不同的内涵,胡彬夏所说的改造家庭是要塑造完全不同的国民,将孩子教育成具有男女平等思想的国民。后来胡彬夏还参与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发起,她希望通过职业教育,让更多的女性获得知识。在她一生的追求和工作中,她始终没有忘记启蒙妇女,解放妇女,始终没有忘记振兴女学和争取女权。她于1931年去世,年仅43岁。
围绕着”共爱会”的是中国第一批最优秀的争取妇女解放的妇女活动家和妇女领袖。这批妇女活动家和妇女领袖,在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在辛亥革命的过程中,她们始终参与其中,并成为其中的领袖。如林宗素、陈撷芬和唐群英,有的甚至为救国和妇女解放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如秋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