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距离的爱
(2009-09-20 15:06:58)
标签:
人生思考杂谈 |
有距离的爱
刚刚出生的婴儿,幸福地蜷缩在母亲的怀抱或者吮乳或者嬉戏,只要他们醒来,他们的目光就急切地寻找母亲的身影,如果发现母亲不在身边,他们就用哭泣呼唤母亲的到来。如果母亲及时到来,他们就破啼为笑,如果母亲久久没有出现,他们就哭的更加汹涌和高亢,他们的哭只有一个目的,呼唤母亲,投入母亲的怀抱。母亲常常总是及时地出现在他们的视线内,立刻将他们搂入怀抱。
可是有一天,母亲不能再及时地出现在他(她)的视野内了,因为母亲的产假到了,母亲要去上班了。当他(她)发现这个事实后,婴儿哭的汹涌澎湃,他哭了整整一天。但他最后还是接受了这个事实,每天在母亲将要下班的时间,急切地站在窗前等待母亲的归来,每天为这一刻期盼着、高兴着、兴奋着。
后来有一天,母亲说要把他(她)送到幼儿园去,把他(她)扔在一个陌生人的人群中去。母亲真的狠心地离去,生生让他(她)和一群根本不认识的人(暗藏危险的人)相处。他(她)不愿意离开温暖而安全的家,他(她)伤心气愤地哭,哭了整整一周。后来接受了现实,每天去幼儿园,但到晚上的时候,他(她)就急切地等待母亲的身影出现在幼儿园的门口。
后来他(她)要上高中了,去离家不远的地方上学,每周回一次家。再后来,他(她)考上了大学,去一个离家很远的城市去上学,一个学期回家一次。再后来,他(她)结婚生子了,他(她)一年回一次家。再后来他(她)的事业发达了,他(她)隔几年回一次家。
生活就是这样,把一个孩子和母亲分开,让他接受有距离的爱。
孩子出生了,母亲每天亲吻孩子娇嫩光滑的皮肤,每天无数次地将自己的嘴放在孩子娇嫩光滑的皮肤上,每天无数次地把孩子搂在自己的怀抱中,让自己的胸和孩子肉肉的身体紧贴在一起。
等到孩子三岁的时候,她只能在晚上孩子从幼儿园回来的时候才能搂抱他(她),这时,孩子虽然也会热情地回应母亲的搂抱,可是孩子却总是急切地要去玩他(她)的玩具去了,这种搂抱再也不能像婴儿时那样长久和充分了。
再后来孩子上学了,母亲还是每天要搂抱自己的孩子,可是孩子却并不那么热心地回应母亲的搂抱了,他(她)总是急切地下楼,投入到同龄孩子们玩耍的队伍中去了。
再后来,孩子上初中了,性意识萌发了,当母亲再要亲吻他(她)和搂抱他(她)时,他(她)伸出了一只拒绝的胳膊。再后来,特别是男孩子的母亲,就几乎再也不能亲吻和搂抱孩子了。
这时母亲必须学会有距离的爱。
我们与恋人的关系大概也是如此吧,在热恋之后,就必须学会有距离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