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伦不类

(2011-02-23 21:56:22)
标签:

杂谈

分类: 生活、随笔
    今天晚上终于摆脱了工作。从上周日开始我就一直在为工作熬夜,基本上都是1、2点睡。说来也不是工作量大,只是刚开始接触还掌握不好节奏,所以效率慢了些。好在现在熟手了,而且今天下午把所有的事情都处理完了,所以今天晚上可以停下来休息一下,闲情逸致外写篇周记,免得荒废了这段日子。
    其实我觉得我也没那么笨,但是这次的工作适应起来确实很慢。直到后来我才发现是对之前的工作太留恋,所以没有彻底地投入进来——我总是这么念旧啊。事情也就是这样顺势而为,越是念着旧的,就越是不能发现新的好。新的同事开始觉得我太安静,然后在想我怎么去做营销工作。其实一切没那么难,这念头说大就大、说小就小,说放下就放下了。我现在想通了:世道就是这样与人不通,要么我沉寂下来,接受内心的洗礼,“置之死地而后生”;要么逆势而上,少几分情绪,反正现实结果都是一样的。真的等到我转过神来的时候,我发现其实在哪、和谁,都可以过得很好。
    很多人在质疑我的上一篇博文《其实你并不快乐》。我说了,那个故事不是我的,但也确确实实地发生在我的身边。我热脸贴冷屁股似地想帮他走出这个恶性循环,但是却被摆了一道,惹了一身不是。之后的反省让我发现我在把自己的意识强加于人。或者真的像我的自我安慰那样: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和快乐;其他人是不懂的。也许我看到的颓废在别人身上也是种快乐,尽快结果不好,但人家活在当下。很多的时候我在做自我辩论。心理学上有两种倡导:要良性可持续的发展;要活在此时此刻。两种倡导出自两个不同的人,但却都是人本主义的思路。可是当两种想法冲突的时候,究竟该以谁为主,是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和这个故事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大多数主人公游离在空隙中,那种状况让我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于是我把这个故事写了下来,我想或许我碰到他们的意义并不在于改变什么,把它记下来就好了,以后可以用来帮助其他人。至于“朋友”,好话赖话还是要说的,至于说了以后会怎么样,就是他的造化、我的缘分了。
    说起来总觉得我像救世主似的。其实是很多东西先学了一步,也看开了很多东西。从营业部出来的时候,大家让我说感受,我说我一直拿不好自己的位置,因为很多人比我晚入职,但是却比我大。上班以后这个拿捏年龄的事情一直让我很郁闷。不只是这样,我虽然拿着心理咨询师、营养师等一系列的资格,但是却很少给年龄大的人做指导,想想让我一个20多岁的人教30、40岁的人如何面对人生,有点卖弄的感觉。但事实上,很多人都卡在简单的问题上,就是一个念头纠结,窗户纸很薄,当事者迷。所以我总在感叹,却很少作为。直到这次调动工作,我终于确定了一个“共同成长”的概念。也许彼此之间的什么都不同,人各有长短,但是方向是一样的。我没必要去计较在遇到我之前的怎样,只要能一切朝着那个方向前进就好了。
    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没有绝对的东西,连地球都是转的,所以是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相对的命运。找个靠谱点的参考系,走个差不多的趋势,就可以了。
    段佳明 21:54 2011/2/23
   转载须经本人同意,并注明出处:blog.sina.com.cn/duanjiamin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