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捐钱》看一个时代的过去

(2010-02-14 15:43:27)
标签:

赵本山

捐钱

小品

春晚

失望

娱乐

分类: 人事、时评

    那个时代似乎已经过去了。赵本山似乎在逐渐脱离小品的舞台。去年的时候,长江后浪推前浪地推出了小沈阳,那个时候我就隐约地感觉到他的戏份越来越少。去年小沈阳的走红让小品王全身而退,而今年同样套路地又要推出另一个徒弟,但是收效甚微。或许身体的欠佳是一方面原因,但是我个人觉得主要的原因是那小品的味道变了,那个人的重心变了。我说赵本山在广告里插播小品,还弄得不咋地。搜狐、搜狗、国窖的广告把这个小品拖累得一点气氛没有,该表达的表达不出来,想表达的表达不好。广告的效果不错,让人们记住了这三个牌子,却也不是什么好印象,因为它们跟赵本山小品的没落绑定在了一起。赵本山的小品变味了,小品似乎成为了一种形式,而真正的目的是在做广告,是在推新人。从去年开始的苗头,到今年完全展现了。赵本山的重心也不完全是在小品上了,飞机、地产……他还没忘了在小品里宣传他在海南的地皮。我并不是反对他的多元化发展和个人意愿,只是觉得作为公众人物,应该对得起公众的期待,然后再做别的。
    这个又让我想到了《三枪》。很多人说《捐钱》和《三枪》的感觉一样。这个我不敢苟同。的确,两个作品都是无法超越期望所留下的遗憾,但是从作品中我们能看出这个作品在表达什么。我对赵本山的失望不是因为作品差而已,其实我也想知道连续两个小品里都有搜狐的广告,赵本山海南的那块地皮搜狐给垫了多少钱。而他的苦心是在于把小品演得完美,还是把广告植入得完美无瑕?本意的扭曲。
    从今年的这个小品里,可以看到很多以前小品的影子,拼凑的感觉。我个人觉得这个时代过去了,是因为在可能无法超越期望的时候他选择了背离,而那真正的落差不是观众期望和小品效果之间的,而是观众期望与演员用心之间的。
    段佳明 15:43 2010-2-14

    转载须经本人同意,并注明出处:blog.sina.com.cn/duanjiamin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