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还记得那个非清华北大硕士不嫁的凤姐么?我今天是第一次听说这个新鲜事。随后,我百度了“凤姐”,找了采访的视频。然后我忽然明白了这是一个怎样的人物。我看了很多网友的评论,作为观众也能感同身受,但是我要说:在现实中我也接触过这样的人,他们其实很可怜,需要我们多一些善良去对待。
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我说一下我的理由——我为什么会说她可怜。
首先,她身处一个单亲家庭。家庭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很重要,无论是现实中还是心理上。采访中,凤姐说父亲在7岁的时候就已经不管她了,这也就是说她的家庭环境是不完整的。这对她的人格发展是很大的影响。换一个角度说,她的生活里缺少父亲的关爱,所以她对生活中父亲或者丈夫应该扮演的角色没有实际的概念,这也是她会出现如此离奇的征婚条件的原因之一。人格问题和角色问题成为了这个事件的内因。
第二点,现实生活给了她很大的压力,无论是幼时还是长大以后,而大家给她的或者说是无形中产生的期望又很高。这种力量就像是两只手在撕拉一根皮筋一样,皮筋肯定是会变形的。更何况这跟皮筋本身就存在问题。内因外患,成就了这样一个闹剧,也描绘了这样一个悲情人物。
说实在一些,凤姐本身的自我认知有问题,偏差很大。她拒绝别人和外界的评价。她在盲目都把自己扩大,哪怕是虚的,哪怕是无意义的膨胀。为什么?大部分极度自大的人都是因为自卑。他想把问题掩盖住,让众人碰不到他心痛的地方,凤姐也是一样。凤姐掩盖了什么?我们看看她的征婚条件就知道了:身高、学历、经济条件、修养、品德……那些可能都是她心痛的地方,可能都是她曾经受到别人攻击的地方。她为了回避,已经趋于病态。而她只是一个农村走出来的小女孩,她的见识不足以让她的掩盖变得完美无瑕,所以才有了今天的这一场闹剧,博览群书却看的是《知音》和《故事会》。如果换成一个真正的富家子弟去演绎一场回避心伤的戏剧,那也不会被如此炒作,甚至不可能被人发现。
又听说凤姐一事是有意炒作。但不管怎么样,有这样一个真实的人去真实地做了那些事,说了那些话。采访中,我可以看到她说的很多话都有道理,其实有心理问题的人并不是所有想法都是有问题的,她只是关键的地方有待改善,需要那么画龙点睛的一笔,就好像是给一个绝对值加正负号一样。所以说凤姐本身并不是一个多坏的人。现实中,我们往往嘲笑的是那些犯错误的朴实的人,他们的错误因为朴实而变得哗众取宠。而这也是一种偏差。我们应该嘲笑的是那个问题,而对于这个人,我们应该用善良的眼光去看待她。
段佳明 0:10
2010-2-10
转载须经本人同意,并注明出处:blog.sina.com.cn/duanjiaming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