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学校社团招新的日子,我利用工作之便,回学校走了一趟。感觉学校的气氛真的不错。
其实我很怀念大学,并不是说工作不好,两个都好,但是感觉不一样。我上学没有上够,所以大四的时候会选择考研——我跟大部分的人选择不一样,我考研一不是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二不是为了深造,我是为了感受学校的感觉。学校在我看来除了是一个学习知识的地方外,我们还能感受到更多,领悟到更多。上学就像是秋天的时候喝中药来调理身体——我觉得这个比喻还算恰当。
我的大学跟很多人不一样,我更多的时间放在了学校的活动上,无论是学生会还是社团,抑或学生处和团委;从大一坚持到大四,甚至于今天。很多学弟学妹都称我为骨灰级人物,也确实是这样,现在很多社团的社长都是我看着他们起来的。很多人从我大三的时候就开始对我的行为不解,因为大多数人在大二就基本退掉了所有社团和学生会的事情,而我却依然留在那里。为什么?因为我觉得这个学校里需要有东西传承下去。我接触到了从03到09七个年级的学生,大部分人给我的感觉是,他们在学生会和社团里确实锻炼出了能力、总结出了经验,但是他们大一的时候锻炼、总结了一年,大二的时候退了,换了一批新人,然后新人再去思考和领悟,周而复始,到最后就会发现所有的人都在这几个问题上浪费时间,这个集体在原地踏步,最后一直在主持工作的辅导员和老师郁闷了。这就是一个没有前进的集体。虽然我看到了这几个年级出去的人都很能干,但是社团和学校还是当初的那个水平;个人成长了,但是集体在静止。所以我决定要做点什么,去带头做事情:作为一个社长或者负责人,首先要让别人感受到你的努力,他们知道你在重视,所以他们才会觉得不是浪费时间。然后把经验告诉他们,告诉他们怎样可以以最好的效果完成工作,或者撒手去锻炼新人,但是要督促他们、指导他们。在我看来,给一个负责人打分,我可以拿出40分来评价他所在任的时候做了什么业绩,另外的60分要看他是不是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让这个集体发展得更好。我是这样要求自己的,我也很高兴地看见在我的身边有很多志同道合、一起努力的人。最让我骄傲的是我们学院的辩论队,辩论队里的每一个人都在努力,哪怕是不上场比赛的、已经退役的,谁都会关心这个集体,前赴后继。大家都在努力,为了一场比赛而熬几天夜;从十名进四强、拿亚军、夺冠军,这对于一个小院来说,可以说是很值得欣慰、值得自豪的事情。我们就是这样做的,我们要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只有这样做,我们个人和集体才是前进的。
我觉得这个才是这个学校,或者作为一个集体,真正需要的。中国很少有百年老店,为什么啊?就是少了传承。换个人就换种做法,有的时候更是两者毫无联系,这怎么行!与时俱进嘛,又不是玉石俱焚。
话说我这么重视这些事情吃亏了么?没有。我现在特别喜欢回到学校,因为有很多熟人,到处都有人喊“老段”,到哪都很亲切。我也就经历了很多事情,有了很多经验。比起天天在宿舍里打游戏来说,我觉得更有意义。
今天回学校,我看到了很多人都很热衷于社团活动,忙碌的人很多,报名的人也很多。我觉得这是一个好的标志,它意味着我的大学在大踏步地前进,有更多人在关注它。虽然我们的初速度比不上那些985的名校,但是我们可以在加速度上努力。我也想利用自己空闲时间多回学校来看看,感受下温馨,也去播种点希望。呵呵。
段佳明 23:30
2009-9-23
转载须经本人同意,并注明出处:blog.sina.com.cn/duanjiaming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