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利簋能不能用来断代或验证断代

(2021-05-20 13:43:16)
标签:

利簋

夏商周断代

分类: 中国古史

利簋能不能用来断代或验证断代


利簋,铜器,19763月上旬出土于陕西临潼县零口镇,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器内底有铭文四行三十二字(见图1):珷征商,隹甲子朝,岁鼎克[昏耳], 夙又商。[1]

 利簋能不能用来断代或验证断代

利簋铭文

对于利簋铭文的释义,一开始就分歧很大,并且一直延续至今。其中,分歧最大的是对于岁鼎的释义。

 

唐兰:岁鼎应该是越鼎,是指夺取了鼎。鼎代表王权。[2]

于省吾:岁贞克闻,即岁贞克闻于上帝[3],是说武王伐商之前,从事岁贞而吉,已为上帝所闻知。[4]

张政烺:岁,岁星,即木星。鼎,读为丁,义即当。岁鼎意谓岁星正当其位。[5]

商承祚:甲子朝岁的岁字在此用作时字解,即在甲子那天早晨的时候。鼎克,即取得重大的胜利。[6]

钟凤年:岁鼎应为戌晁,言驻征商之师于此。[7]

徐中舒:岁鼎克岁则克,完全是一种悬拟臆度之词,应是占星家的预言。[8][9]

戚桂宴:岁鼎是岁星当空,表示吉兆,岁即岁星,鼎训为当。[10]

赵诚:岁鼎为岁贞,即通过祭祀进行贞问。[11]

黄盛璋:1976年时向郭沫若院长请教,他指出:字,甲骨文字皆作是祭祀名称,卜辞多见。铭文岁贞当为用龟贞卜而先祭祀。[12]

王宇信:铭文甲子朝岁贞(鼎)这几个字应断读为甲子朝,岁,贞,在此字应解释为举行岁祭(鼎)字,《说文》卷三下:卜问也。就是说,武王伐商时,在甲子那天早上,举行岁祭,并贞问。[13]

唐志凯:鼎代表王权,甲子朝岁鼎克就是甲子这天早晨开始了夺鼎战役。[14]

吴孟复:岁鼎克,即战方克战则克[15]

陈昌远:意思是说甲子日那天早上,天还没有太亮的时候就把商灭了。[16]

孙斌来:看铭文原字,应该是钺鼎,写成岁鼎越鼎,均误。[17]

吴孙权:岁,贞,克,闻,夙有商应该解释为:举行岁祭,进行贞卜,贞卜结果是必克商。[18]

白光琦:岁字,不外以下三义:年、收成、祭名。所以将利簋的岁字释为岁星是缺乏根据的。[19]

黄怀信:岁鼎,就是岁星中天。[20]

周言:,但非贞卜之贞,而应是星占专门术语,意或可训为岁鼎即为岁星得其正位之义[21]

李学勤:岁鼎之鼎,当读为贞。贞训为正。岁星之正,即其中天。[22]

张培瑜[23]、刘次沅[24]、江晓原等[25]皆赞同为岁星中天

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最后认定,岁鼎是岁星早晨上中天[26],并以此作为验证武王克商日期的重要依据。

 

之后,利簋铭文的释义仍然持续争议,其中大多是对岁鼎释为岁星中天的异议。

张永山:岁鼎(贞)就是岁星正当其位,是讲正当岁星悬在东北方时。[27]

罗琨:岁鼎释为 岁星正、当较为恰当。[28]

戴文涛:岁祭,直解为战胜之意,这是贞卜的卜辞[29]

吴伟:朝岁,即在甲子这天早上祭祀祖先。利篡铭文记录了右史利在武王伐商时参与祭祀祖先和占卜的活动, 这也是克商后右史利受到赏赐的原因。铭文的大意如下甲子这一天, 武王进攻商都朝歌。黎明前, 举行岁祭, 并进行占卜, 结果是很快就可以战胜有商。 辛未, 王在管师, 因利占卜有功赏赐右史利金。利用来制作了檀公的祭器。[30]

张富祥:岁鼎岁正,意指周人于夏历的岁旦之日打败殷人。[31]

丁进:在甲子日早晨,右史利进行了贞卜,得到的卦兆是打胜仗[32]

韩贵强:岁鼎是岁对、岁逆的意思。[33]

时雨若:岁鼎克岁贞战胜。铭文的意思是,甲子日的大清早,祭拜当空闪耀的岁星,并且贞问双方胜负,得到肯定的结果。[34]

 

纵览上列各家对于岁鼎的释义,大致可分为两大派,一派认为鼎有贞、正之义,一派认为鼎为其他之义。而对于鼎有贞、正之义的又可分为两派,一派认为是指岁星之正,一派认为是指贞卜和祭祀活动。而对于鼎即岁星之正的又可分为两派,一派认为是指岁星当空表示吉兆,一派认为是指岁星中天。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采纳的仅仅是最后这一派的观点,但是岁鼎释义为是指贞卜和祭祀活动应该更为准确。

综上所述,由于各派对于岁鼎的释义不同,而且争议持续不止,所以利簋铭文是不适合作为一个客观的第三方证据的,所以利簋在原则上是不宜用来断代或验证断代的。

  

参考文献


[1]陕西临潼发现武王征商簋[J].文物,1977(08):1-7+73+77-79.

[2]唐兰.西周时代最早的一件铜器利簋铭文解释[J].文物,1977(08):8-9.

[3]于省吾.《关于利簋铭文的释读》一文的几点意见[J].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05):21-22.

[4]于省吾.利簋铭文考释[J].文物,1977(08):10-12.

[5]张政烺.《利簋》释文[J].考古,1978(1):58-59.

[6]商承祚.关于利簋铭文的释读——与唐兰、于省吾同志商榷[J].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02):79-80.

[7]钟凤年,徐中舒,戚桂宴,赵诚,黄盛璋,王宇信.关于利簋铭文考释的讨论[J].文物,1978(6):77-84.

[8]钟凤年,徐中舒,戚桂宴,赵诚,黄盛璋,王宇信.关于利簋铭文考释的讨论[J].文物,1978(6):77-84.

[9]徐中舒.西周利簋铭文笺释[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02):109-110+93+113.

[10]钟凤年,徐中舒,戚桂宴,赵诚,黄盛璋,王宇信.关于利簋铭文考释的讨论[J].文物,1978(6):77-84.

[11]钟凤年,徐中舒,戚桂宴,赵诚,黄盛璋,王宇信.关于利簋铭文考释的讨论[J].文物,1978(6):77-84.

[12]钟凤年,徐中舒,戚桂宴,赵诚,黄盛璋,王宇信.关于利簋铭文考释的讨论[J].文物,1978(6):77-84.

[13]钟凤年,徐中舒,戚桂宴,赵诚,黄盛璋,王宇信.关于利簋铭文考释的讨论[J].文物,1978(6):77-84.

[14]唐志凯.利簋铭文讲解[J].求是学刊,1980(01):85-89+42.

[15]吴孟复.《利簋》释文商榷[J].安徽大学学报,1980(02):67-68.

[16]陈昌远.从《利簋》谈有关武王伐纣的几个问题[J].河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04):30-37.

[17]孙斌来.利簋铭文新释[J].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1993(01):47-49.

[18]吴孙权.《利簋》铭文新释[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04):13-18+59.

[19]白光琦.利簋的岁字不释岁星[J].文博,1996(05):45-53.

[20]黄怀信.利簋铭文再认识[J].历史研究,1998(06):3-5.

[21]周言.利簋铭文岁鼎补释[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5):121-122.

[22]李学勤.夏商周年代学札记[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205.

[23]张培瑜.伐纣天象与岁鼎五星聚[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6):42-56.

[24]刘次沅,周晓陆.武王伐纣天象解析[J].中国科学(A),2001(06):567-576.

[25]江晓原,钮卫星.以天文学方法重现武王伐纣之年代及日程表[J].科学,1999(5):25-31.

[26]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概要[J].文物,2000(12):49-62+1.

[27]张永山.利簋岁鼎克闻补证[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4):42-44.

[28]罗琨.利簋岁鼎析疑[J].考古,2006(09):55-60.

[29]戴文涛.利簋铭文汇释[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57-60.

[30]吴伟.利簋铭文再释[J].文博,2009(03):30-32.

[31]张富祥.利簋铭文新释[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2):132-137.

[32]丁进.利簋铭岁鼎克的再认识——兼论岁星当空诸说的困难[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01):100-105.

[33]韩贵强.利簋岁鼎、克闻补议[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2,19(03):80-83.

[34]时雨若.《利簋》铭文细绎[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40(12):208-20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