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再旦于郑”能不能用来断代或验证断代

(2020-08-21 14:22:18)
标签:

天再旦

夏商周断代

懿王元年

竹书纪年

日食

分类: 中国古史

天再旦于郑能不能用来断代或验证断代

 

《古本竹书纪年》: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

1944年刘朝阳先生提出天再旦是日出前发生的一次日全食现象 [1]

据天文学推算,此次日食发生在前899421日清晨 [2]

那么,天再旦是不是日食呢?

一直是有不同见解的。有的认为天再旦于郑的原始含义与日食无关 [3]。也有的认为也可能是天气现象,譬如沙尘暴。如果天再旦不是日食,只是其他现象,显然就不能用来断代或验证断代。

那么,假设天再旦就是指日食呢?

这里的关键就在于如何释读天再旦于郑?如果是日食,作者为什么要写成天再旦于郑,而不是写成天再旦?显然,这是一次仅发生于郑的事件。如果是这样,天再旦于郑事件就不可能是日食,因为日食不可能只发生在郑 [4]

还有,郑在哪?有凤翔说和华县说。据天文学推算,前899421日清晨的日全食完全覆盖凤翔和华县 [5]。所以,无论是凤翔说还是华县说,都可以看到这次日全食,这被认为是最完美的实证。

但是,懿王时代的周都在哪?在西安呀,差不多就是在凤翔和华县的正中间。所以,这次日全食在周都当然也是可以看到的,周都当然也是发生了天再旦的。那么,写成天再旦于郑是什么情况?难道记录者是居住在郑,发生了日全食,就记下了天再旦于郑?他不知道很大一片区域都发生了天再旦?即便他不知道,周都的人也都不知道懿王元年发生了天再旦?收录到《古本竹书纪年》里的编者也不知道懿王元年在周都等地也都发生过天再旦?作为史官,真的会把包括周都在内的很大一片区域都看到的天象,记录成于郑?要知道,在懿王时代,还不是诸侯封地,只可能是一个地名,而且可以肯定最多不过是一小块区域。作为史官,真的会犯这种低级错误?难道或许记录者和编者都不是史官?《古本竹书纪年》的作者不是史官?这些显然都是说不通的。由此可见,天再旦于郑是不是日食,真的很难说。

既然不能肯定天再旦于郑就是日食,那么通过推算日食来断代或验证断代,当然也是不可靠的,不足信的。

 

参考文献

[1] 张培瑜.天再旦与日食[J].地球物理学进展,1998(01):3-5.

[2] 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24.

[3] 王学军.“天再旦于郑的原始语境解读及其意义变迁[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31(06):78-83.

[4] 赵光贤.周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为日食说质疑[J].人文杂志,1993(04):92-93.

[5] 刘次沅,李建科,周晓陆.“天再旦研究[J].中国科学(A),1999(12):3-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