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潍坊东明中学方海华校长采访纪实(二)
(2009-05-19 16:03:41)
标签:
简报教育 |
分类: 教育简报 |
建国60周年——创新教育名优学校典型报道(二)
一颗熠熠升起的东方明珠
——山东潍坊东明中学方海华校长采访纪实
□季洪华
■
■
面对素质教育改革,很多学校都出台了多种措施,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但是根据自身发展特点,我们实施“日常考试无分数评价”,用等级代替过分刺激的分数和名词,只跟自己作纵向对比,让学生真正做到自己看到自己的缺点,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同时,我们还出台了综合素质认定评价办法,选修课、活动课、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等纳入在每个学生的成长档案袋中,根据参与情况以及取得的实效赋予相应的等级,并赋予一定的学分,作为综合认定的过程依据,通过综合评价将学生引导到关注综合素质发展的轨道上来。
这样双管齐下的方法,真正将学生都从应试教育的枷锁中解放出来。不但使学生将学习的着眼点转向了改进自身存在地问题上,促使他们主动选择高效的学习方法,不断进行自我提升。同时也打开了学生全面发展的大门,我们不断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并在校内开设各类社团,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兴趣特长发展,所实施的特长学分制,也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动力。我们不但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其特长提供发展的平台,同时也站在家长的角度提供特长发展的擂台,纵向对比不但出现在学生的日常的文化课学习中,同时也延伸到个性发展的过程中。这样做充分保证学生的全面提高、个性发展,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
■
当然课改需要勇气,更需要毅力。我们东明中学按照潍坊市教育局的要求,大力推行“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施行小班化教学,主动告别填鸭式教学、题海战术考试,实现了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改变教师唱独角戏的教学模式,提高了课堂效率。以提升学生能力为主要目的,逐渐形成了 “实验特色”、“外语特色”、“活动特色”特色教学,将素质教育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中,彻底改变应试教育的弊端。
物理、化学、生物这些课程,光靠老师讲是远远不够的,多动手、勤动手才能真正学会学懂。为满足学生学习理化实验需求,我们新添了30万元的仪器设备,并将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的半数课时都拿到实验室上,让学生边学边做,边做边会,争取在课堂上就能做到融会贯通。我们还特别开辟创新实验超市,学生可以在课外活动和节假日自主地进行兴趣实验和创新实验,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培养出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
英语是国际语言,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家长的重视。我们先后聘请英国、加拿大籍外教来校执教,加强与国际语言教育的接轨,让学生学到纯正的英语。每年我们都会开展各类活动,比如,春天的“百灵开口说——春蕾在行动”、夏天的“英语伴我行——素养夏令营” 、以及秋天的“百日英语节——挑战我能赢活动”等双语活动,提高学生的英语兴趣、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习惯,让学生充分展示英语才华,以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信心,当然素质教育的推行,其主要目的之一便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化、特长化发展。我们围绕兴趣激发、潜能开发、特长营造等已开出近20门校本课程,让学生在校本课程中找到乐趣、看到希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我们还广泛招募志愿人员,为各类活动提供兼职导师。国家金牌手球教练姜玉华、潍坊足协副主席胡刚、潍坊武校教练每周都活跃在学校的活动场地上。校园里包括环保宣传、调查研究、文明礼仪、书法国画、收藏篆刻、棋盘游戏在内的50余个社团组织活跃在校园的舞台上,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
■
我们一直是以打造东明自己的教育品牌为目标的,但是我们的办学目的不会改变,那就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让我们的学生真正幸福快乐的成长!
采访后记:采访期间,方校长始终保持微笑,温和的态度让记者感觉到就像在跟一位老友深谈。但是说到学校实施的一系列措施的时候,方校长又严肃了起来,认真的分析着每一项活动对于学生身心的发展。在方海华校长的眼里,每一位学生都是自己的孩子,每一个老师都是自己的兄弟姐妹,而东明中学就是他们共同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