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3/middle/510a544at92cc42a7eb72&690
很荣幸我这个不怎么运动的人,被推举当上16界亚运会火炬手。
12号一大早我们就穿好特定服装上车待发了, 我的车上有不少文艺体育界名人, 例如周笔畅, 古巨基,
大作曲家李海鹰等, 体育界例如冯坤, 1号车还有体育界杨维等;
科学界 郑守仪, 著名海洋生物学家,中科院院士 ;还有大画家; 当然还有我.
企业界的大家我不熟悉,甚至人人争着合影、记者采访的霍启刚也不认得,还以为这个帅气的小伙子是电影明星...。 有意思的是,我们这个车上奥运会火炬设计、亚运会火炬设计者
北京科技大学洪华教授在此,而生产制造者中山华帝燃具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黄启均也在此,这马上成了大家照相合影的“焦点”。
大家兴奋、激动着、热闹着,合影照相等待出发的时刻....
9点钟终于大车出发了,
我们在车上参加开幕式,感受着热情的中山人民报以欢呼和口哨声,手中挥舞着中国国旗和各色标语旗子,呼啦拉迎风飘扬着,顿时我们这些互不相识人的距离被瞬间拉近,
为了一个共同目标和希望,我们走到一起,传递亚运的精神魅力、亚运的崇高理想。
我们的车沿着宽敞笔直的“博爱”路开拔,火炬手按照指定路段一个个被投放、收集,然后接力跑来...。
我是55号,前面的54号是黎敏,一个活泼热情的年轻医生,她刚从援非前线回来。
56号是周笔畅,一个年轻人人人喜欢的歌手。当每个火炬手投放下去,我们车上的火炬手就鼓掌助威着;回到车上又是一次次争着与红红的火炬拍照。
当我一下车到55号处,听到周围的群众就呼喊起来,有的高喊“中国加油”,55号加油! 我深受感染,竟然双眼湿润,一时还真的不知所措起来,
这样的场合毕竟从没有经历过。 我一直挥手着、举着火炬迎接大家的热情。还好,仅一小会儿,54号就跑来了,
我们拍手鼓励着,点燃我的火炬继续向前...。由于我没有概念2分多是否能跑完135米,所以点燃火炬就快速的跑起来,这时陪伴护航手提醒说太快了,我才意识到要随着他们的步伐。
一个人跑在大路中央,手举火炬闪闪着光芒,我享受着我的135米!!
我享受着我的135米,警车开道,飞机在天空护航,前面有十几台电视镜头,后面有两个大车跟随,路边还有助威的密密麻麻的观众,....,我忽然感觉自己就是运动员了,真的无比容光!
一个念头跃到心头--从今天起,我要天天运动!
刚刚冒汗,就看到56号周笔畅已经在等我了,我们激动的不停的对接点着火炬,又看点着没有(因为太阳亮亮的,看不出,又担心出错),终于陪护员忍不住喊我们“已经点燃了,快跑!”。。。。
回到车上,久久还不能平静,手里不停观察火炬、证书以及有着纪念意义的一切。
车上的火炬手们都已经相互熟悉,大家忙着合影、关注外面群众活动、文艺表演等。华帝燃具老总黄启均主动担当摄影师,热情的为大家拍照;还有两个TCL的外国火炬手,不停的用英文与我和黎敏交谈;
旁边的周笔畅不停的玩着手机,或与冯昆低声交谈,依然还是个安静羞涩的小姑娘;
古巨基则更加活跃些,不时的贴近窗户,引来窗外观众的惊呼,跟随大车跑着追星...
人生就是一个经历,经历多姿多彩、生动丰富,生命才更富有意义。也许我的社会角色还算丰富,但当火炬手对于我是崇高的荣誉,
圣火深深温暖、感染着我以后的生命!火种的传递以这样一种震撼人心的方式,诠释运动的价值理念,诠释着坚毅与勇敢的精神,
更诠释着生生不熄的生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