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战友毛德倩---战地日记

(2008-06-05 11:10:25)
标签:

杂谈

分类: 随想

                     战友毛德倩来自抗震一线的感受

       

       毛德倩一个带着眼镜, 总是面带微笑的文雅儒生, 在我眼里, 他象一个大男孩,  看精神生活更加高于对物质的期盼,  倒不简单是由于高楼大厦专家学者的熏染和知识浸泡, 而重要的是他本人的一种特质--如对多姿多彩生活的热爱,对美好事物的鉴赏, 永远的愉快心情.

       就是这样一个细细高高的儒雅学者, 四川汶川地震后, 主动请战,随即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队伍赴地震灾区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在他的播客里,在他认为"一个人可以随意放纵的地方", 我们可以从点点滴滴看到这个不张扬的小毛的许多亮光.  下面是他播客中的一篇日记,  希望我们在家的人了解他, 也通过他了解灾区现场工作.

       .........................

       当飞机在双流机场降落的那一刻,我有一种冲动,想立刻奔赴灾区,投入到抗灾的第一线。但是我明白,我们的工作不是来直接从废墟中救人,而是要听从安排,进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确保地震中活下来的人民健康平安,不发生大的传染病疫情。

一个晚上没有睡觉。在机场拿到行李后,已是早晨5点钟了。6点钟准时出发赶往成都军区机场,等待进入灾区--茂县。当时的茂县几乎是一个孤岛,和外界交通全断,信号全无,外面的人根本不知道里面的情况。踏上直升机,心中有点慷慨赴义的感觉,真的,那种感觉不是害怕,但确实有种感觉,是不是我们不能再回来了?前面是什么情况呢?因为一切未知,我们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下了直升机,很多老百姓向我们冲来,之所以用冲,是因为他们的速度实在太快,等我们下来,他们已经包围了直升机,开始我们还是很害怕的,他们是不是来抢东西的?但是后来的事情证明了我们的想法是多么幼稚。他们给直升机飞行员递纸条,希望他们帮忙带出去给自己的亲人报平安的。令我们感动的是,他们主动帮助我们把物资搬运上车。真的很感动!

      这次在抗震救灾第一线,我真正第一次感觉到,原来世间还有这样的一种生活,可以说是世外桃源,也可以说是与世隔绝,如果没有这一次多年不遇的地震……

原先确定我们去茂县的永和乡,要先坐车到渭门乡,然后徒步行走10多公里才能进入。早晨,临时决定我和队友就在渭门乡担负起这个乡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路虽然开通了,但基本只能容纳一辆车通过,两边全是堆积的泥土,那肯定是地震时山体滑坡的功劳。车开得很快,因为高高的山坡上会不断滚下石块,随时会发生山体滑坡。车子在颠簸中前进,高低起伏的山路让我们的屁股受尽了委屈。

       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了渭门乡,我们沿着崎岖的小路来到了一片帐篷区,这里就是乡长、县工作组、武警官兵、医疗点的所在地,即目前的乡政府,乡抗震救灾指挥部。

       我们找到县工作组、乡长(后来才知道那个26岁的小女孩,原是副乡长)、甘孜州卫生局局长和孤军奋战的乡卫生院院长一同开会,商量工作计划。会后,我们没有休息,在卫生院长带领下去了邻近的一个村子调查情况。我知道,我们不能偷懒,工作必须立即开展,不管有多疲劳,不管我们的身体、我们的脚和腿如何提抗议……晚上召开工作会议,对医疗工作、人员、防疫人员进行疫情监测培训,听取他们的汇报。

      帐篷里,我戴上头灯,俯身写完工作总结的同时,外面的岷江水呜咽,电视抗震晚会的歌声与主持人悲壮的声音不断回荡,我突然想哭,又想笑:真正的一线抗灾人员会不会和主持人、演员一样的心情、一样的感受,同样的歌声是否代表了同样的感触?

      岷江水继续呜咽着奔流不息,明天要继续繁重的工作……

(本文摘自毛德倩博客http://icefire2004.blog.sohu.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父亲节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