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佛学 |
《观音玄义记》授课节录007《三法印与一实相印》(兼谈五重玄义)。2014年6月30日,天台宗沙门月悟讲于阿育王古寺天台宗研究班。
【主要内容】小乘以三法印为体:无常、无我印生死,寂静(寂灭)印涅盘,三印不即、隔别,故称三法印。大乘以一实相印为体:圆教正论。分断生死、变异生死与三德涅盘,即而不二,故称一实相印。即,“不二”义:不一不异。执一则混同,故不一。执异(分开)则隔别,故不异。
天台宗五重玄义:经题统摄一经之大义,故须释名。体,大乘经以一实相印为体。宗,一经之宗要、宗趣;宗能趣果、显体,宗、体不二而二。用则一经有化他之力用。判教则知一经教观之侧重。
天台宗五玄、三身、三德、三观解“佛”:佛具法身、报身、应身(含“化身”)。体是法身、法身德。报、应身是宗、用,宗是自行、般若德,用是化他、解脱德。一心三观,即空是般若德,即假是解脱德;即中是法身德,互具不二。教判:藏教佛是劣应身,通教佛是带劣胜应身,别教佛是报身,圆教佛是法身;绝待论四教佛,皆是圆教佛的示现。观经疏妙宗钞卷第三 月悟读后心得
6月28日上午,经上海居士介绍,近日获复旦大学因明学博士学位(从韩廷杰教授学习玄奘大师所译因明论)的泰国阿难比库来访。比库精通中文、巴利文、梵文,介绍上座部教法纯粹,与中国籍马欣德比库有所不同。阿难比库说,“阿弥陀佛”的“阿”,巴利文、梵文皆念作a;上座部不持咒,但泰国民间流传着据说是央掘摩罗留下的吉祥咒;泰国僧人对坐姿不过分讲究,以单盘为主;声闻法与菩萨法同义,菩萨法义广,包括声闻菩萨、辟支佛菩萨;佛与阿罗汉同义;佛之衣钵入塔,但他承认此塔不知何处;上座部不重视因明、唯识,但他又说,无碍解阿罗汉须通达五明;不承认大乘佛经;与天台宗比较,不管怎么说,上座部都属于次第教法,无圆教圆融教法,但在戒、定及慧学基础方面,可以求同。彼此交流非常融洽,法喜充满。月悟问阿难比库:泰国、缅甸人,不穿内裤?阿难比库答:比库三衣一钵,不穿内裤;俗人仍穿内裤。大家开心一笑。#上座部与天台宗对慈悲喜舍的诠释#月悟:上座部修习慈悲喜舍的目的是开发禅定?阿难比库:是的,可得四禅。先观亲,次观不亲不疏,后观疏。月悟:如此,舍是舍去?大乘对舍的诠释是舍去分别心,怨亲平等对待。并且修习四无量心,就是六度菩萨行。阿难比库:诠释确实不同。可是观修过程中,做不到怨亲平等,若不先舍怨,会观不成,妨碍禅定。(月悟注:上座部对四无量心的诠释与天台宗藏教声闻乘四无量心、七周行慈之义相符。)
前一篇:“比丘”一词系梵、汉并译
后一篇:法无定法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