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359507782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比丘”一词系梵、汉并译
(2014-06-23 12:27:33)
标签:
佛学
若论读音准确,以南传上座部依巴利文音译“比库”、玄奘大师依梵文音译“芘刍”为准。鸠摩罗什大师译为“比丘”,系结合中华传统文化,其用意主要表现在:1、比丘尊贵,可与儒圣孔丘并列。2、比,靠近,引申义“破”。丘,喻烦恼。比丘了解传统儒道,知其烦恼,可对机对治,参看《大智度论》卷第三:“比明破,丘名烦恼。能破烦恼,故名比丘。”3、比丘,与巴、梵音译读音相近。浅识之辈,误判鸠摩罗什大师不懂梵文,实在不解大师善巧方便。
佛经汉译,有意译、直译。直译,包括音译,求严谨,求准确,玄奘大师做到了,但是难以普及。仅严谨不够,还得契机,故须意译,不得不结合传统儒、道文化,而内涵仍是佛法义,鸠摩罗什大师做到了。不明个中三昧,而对中国佛教失去信心,是个人偏执经文直译而排斥意译的原因,与传统文化无关。
http://s12/mw690/001u0m4Sgy6JTE2HLIf7b&690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念佛“功夫成片”步骤
后一篇:
三法印与一实相印(2014-07-23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