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运用克与千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2018-08-05 08:54:59)
分类: 教学反思

    一、教材版本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二、教学目标

1. 进一步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确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牢固掌握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 

2.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掌握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能够根据物体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进行表达和交流。

3.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建立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进一步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 运用克和千克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估测物体质量的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引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千克和克这两个质量单位,你们还记得克和千克有什么关系吗?

2.分享交流:谁利用课余时间调查了一些物品的轻重,愿意与大家交流交流吗?

动手操作---拿出你们带来的水果(每个小组准备一种水果),分别称出1千克有几个苹果、几个桃子、几个梨。  

交流---4个或5个苹果有一千克,4个桃子有一千克,4个梨有1千克。大约15个鸡蛋是1千克……

课件演示几个苹果有1千克,几个桃子有1千克,几个梨有1千克。分别称出1千克的不同物品,再数一数有几个。

3.教师小结:看来大家对物体的质量有了一定的感受。

4.导入新课:本节课我们继续探究克与千克有关的知识,运用克与千克解决实际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注意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出示例题:王奶奶摘了20个苹果,估计一下大约重多少千克。

师:知道了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该怎样解决呢?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数一数)请一名学生数出一共 20 个苹果。 

2.加强对学生估计方法的指导

师: 老师这一袋苹果,你能估出它有多少千克吗?你的方法是什么?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估测。

学生可能的方法有:我的书包大约有 3  克,我拎了一下您的苹果,比我的书包重一些, 我估计这一袋苹果有 4 千克。

教师质疑: 是不是 20 个苹果一定是 4 千克呢?什么时候 20 个苹果比 4 千克 重? (引导学生说出:如果苹果大一些,20 个苹果就比 4 千克重。 

 师: 根据我们前面称一称的结果,你能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用数学的方式表示出推理的过程吗? 引导学生按不同的苹果大小列式推理出 20 个苹果大约重多少千克。 如果 5 个苹果 1 千克,这些苹果重  4)千克。 20÷5=4(千克) 如果 4 个苹果 1 千克,这些苹果重(5)千克 20÷4=5(千克) 

师: 根据我们刚才称一称的结果和日常生活经验,可以看出生活中的苹果大部分是 45  1 千克,说明我们的解答是正确的。

(三)知识运用

     1.完成教材第 104 页的“做一做” 

 课件出示:估计 24 个梨大约重多少千克。 师:解决 24 个梨大约重多少千克?首先要知道什么? 生:1 千克的梨大约有几个?根据生活经验我们知道大一点的梨大约 3  1 千克,中等大的梨大约 4  1 千克。所以如果 3 个梨 1 千克,那么 24 个梨大约 重(24÷3=8)千克;如果 4 个梨 1 千克,那么 24 个梨大约重(24÷4=6)千克。5个梨大约是1千克,我们可以55个地减,从24中最多减去几个5就是有几个1千克。减去45,是4千克,还剩4个梨,接近1千克。

2. 填一填。

1个苹果重200克,1个桃重500克,1块香皂重250克。

      苹果

1千克

       2千克

       块香皂重1千克

3. 你会解决吗?(出示课件)

阿姨买1千克苹果,2 千克桃。阿姨一共花了多少钱?

500克荔枝给奶奶吃,2500克西瓜我和爸爸、妈妈吃。一共需要多少钱?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你会解答吗?

4.你知道吗?

蜂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体重大约只有2克重。

鸵鸟是世界上最大的鸟,体重大约有100千克重。它的一个蛋就重1500克。它的一个蛋也相当于3500克的食盐那么重。

(四)总结回顾 

五、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1千克=1000 

王奶奶摘了20个苹果,估计一下大约重多少千克。 

如果 个苹果 千克,这些苹果重(4)千克。

列式计算:20÷5=4(千克)  

如果 个苹果 千克,这些苹果重(5)千克 

列式计算:20 ÷4=5(千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