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课的几种模式简介【教师必读】
(2012-02-27 19:44:29)
标签:
杂谈 |
在评课中,笔者倡导开展对话式评课,使执教者拥有解释的权利.通过对话。执教者与听课者相互了解、相互探讨,在尊重、平等、融洽的氛围中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交流、创造的思维碰撞中解决“烫手”的问题,教学水平的提升尽在对话中。对话式评课就是一对一,这里有三种情况:A.现场听课者之间的对话;B.现场作课者与听课者的对话。
一、与同伴交流提纲
1、这堂课一开始,老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了“情境”——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草坪”,让学生估测“草坪”的面积是否一样大。你认为任课老师创设的情境意图是什么?她达到预想的目的了吗?如果你是这堂课的任课教师,你会怎样做?如果有学生反问“这两块草坪即不是同类图形,也不知具体的数据,怎么比较它们的大小呢?”你将如何处理?
2、这堂课提出课题后,老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平行四边形纸张,请学生先独立思考“你能用什么办法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然后在安排四个学生为一个学习小组的“合作学习”。你认为,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样做是否有困难?这样的问题适合于小组讨论,还是独立解决?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关系怎样?
3、课中,出现了两个非常典型的“动态生成资源”。有一个学生说:“实际上,平行四边形可以拉成长方形,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两个邻边相乘的积。”另一个学生说:“这样割补、剪拼很麻烦,我们直接量出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就可以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了。”对于第一个学生的提议,任课老师回答说:“平行四边形不能拉成长方形。”对于第二个学生的意见,任课老师则先说明:“这种方法还是与前面同学已回答的方法一样。”然后继续教学。你认为,任课教师这样处理恰当吗?如果此时此境是你的话,你会怎样处理?
4、这节课的课题为《探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把整个课的中心定位在“探索”,你认为这样“定位”好吗?实际教学有没有围绕着这个“定位”展开,这样处理与单独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教学有什么不同,如果你是任课教师,课前会这样设计吗?
5、任课教师为了实现“探索”的教学目标和营造良好的课堂走势,设立了两个“脚手架”支撑,你认为这样安排有没有理论依据?是否恰当?是否适时?
6、“转化”思想是小学数学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你对任课教师教学“转化”教学思想的方法是否认同,你认为小学数学思想教学是集中教学好?还是呈现式渗透的好?如果你是任课教师会如何教学?
7、这节课,学生手中没有课本,但学生似乎不受任何影响,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理教材文本、原有经验与课堂资源之间的关系?
二、与任课教师对话记录
问:对课中出现的两个非常典型的“动态生成资源”,你认为,这样处理恰当吗?如果此时此境再让你上的话,你会怎样处理?
答:对于第一个学生的提议,我当时有点紧张,有点不知所措,特别是学生说:“老师说过,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而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的理由时,给蒙住了。实际上,教室里到处都有平行四边形。如果再让我上这一课,我肯定会准备一个活动的平行四边形。
问:那对于第二个学生的意见呢?
答:我当时想,该学生所反应的信息不可能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所以用“这种方法还是与前面同学已回答的方法一样”来解释,然后有按计划进行教学。要是我再教,可能还是这样的。
问:这个学生所反应的信息是不是普遍的,你有否了解?
答:我没有验证。
问:假如信息具有普遍意义,你会怎样处理?
答:我会采用“跟进策略”。
问:那么,在不知其是是否具有普遍意义的时候不能用“跟进策略”吗?
答:喔,我知道了。
不久前,有位专家去德国进修,期间参加了一堂体育课的评课活动,真令人感慨万千。那天,一堂四年级的体育课在室内操场进行,支教的是艾默特女士。她身材修长,穿着一件健美服。优美的曲线加上鲜艳的服饰,在我这个东方人的眼里,总觉得酷得过分,10分钟的热身操后她开始了本堂课的主题教学:教学一个德国乡村婚礼上的集体舞。这个舞蹈共有四个动作:向左移三步;向右移三步;右手脱帽、弯腰行礼;将礼帽扔向空中并捡回。20分钟的教学真是“惨不忍睹”:四年级的学生左右不分,有的左手执帽,有的右手摘帽;有的先移左脚,有的先动右脚;伴着音乐有的弯腰,有的挺身。于是胳膊碰胳膊,屁股撞头,混乱不堪。只有一个动作是一致的,那就是将手中的帽子扔向空中,再满操场地奔跑着捡回来。那些金发碧眼的孩子满脸是汗水和喜悦,猜他们一定是其乐无穷。
在喝咖啡的休息时间里,专家们梳理着自己的思路:割着国情和民风,他们不敢直抒其言,但除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外,成功之处又有哪些呢?
评课活动开始了,评课教师凯根先向专家们做了简单的介绍:艾默特已有15年教龄,是一位两个孩子的母亲。听到这里,专家们简直怀疑自己的眼睛,如此健美的体形,怎可能是一位母亲?而凯根直奔主题,提了三个问题:1、你认为上体育课有必要穿得如此专业化吗?2、你认为这堂课完成了教学目标吗?3、你认为这堂课有何不足?艾默特沉思了片刻,即答:“我觉得自己穿健美服上体育课很有必要。因为,我给学生带来了美感。常有女学生对我说:‘艾默特小姐,我真希望以后像你这样苗条!’也有许多男生夸我说:‘你的身材真棒!’因此,我想,专业服饰在这个班上有利于我的教学。” 凯根微笑着说。
“这是一堂体育课,不是舞蹈课!” 艾默特继续说着,“舞蹈动作的标准和整齐,不是这堂课的教学目标,舞蹈只是我的教学手段。我利用学生渴望学会舞蹈的心理,让他们达到一定的运动量。你们都看到了,我的每一个学生都达到并超过了这堂课的运动量目标。所以我认为我的教学目标完成得很好,没有什么遗憾和不足。”
这种西方式的自信,专家们听得目瞪口呆。可是从教学目标和手段、教师仪表和教学内容的关系上细细品味,她的答辩却自有道理。督导们开始讨论了,每一位发言的督导都用问答方式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也给艾默特以解释的机会。在这样的交流过程中,一个教学环节的弊端显现无疑。那就是整堂课上学生对这个乡村婚礼上的集体舞没有一个完整准确的形象感知。随后凯根先生在总结这次活动时指出:有必要课后让学生看录像或光碟,以弥补学生对这个舞蹈的缺之整体认知。艾默特心悦诚服地接受了。当凯根先生将目光转向这个惟一来自东方的女教师时专家们真是一言难尽。专家们想说,如此诠释教学目标与手段的关系,如此演绎教师服饰与美育的潜移默化作用令我茅塞顿开。专家们更想说,这种平等、开放、问答式的评课方式,是教师富有个性的教学思维的基底。不过说出口的则是这样一句话:我很欣赏这种评课方式,它既能执教教师自由阐述自己的教学思想,又乐意改进教学中的失误。我将把它介绍给中国的教师。
途中专家们想:敢于尝试这种评课方式的教学主任,不仅要教学原理娴熟于心,听课反馈清晰迅捷,还要有良好的谈话口才。在中国,谁会是第一人呢?
【编后反思】
在该评课活动中,突出了艾默特的自我评价,她自评她上体育课有必要穿得如此专业化和这堂课完成了教学目标。每一位发言的督导都用问答方式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也给艾默特以解释的机会。最后艾默特心悦诚服地接受了“整堂课上学生对这个乡村婚礼上的集体舞没有一个完整准确的形象感知”的评价。凯根先生在总结这次活动时指出:有必要课后让学生看录像或光碟,以弥补学生对这个舞蹈的缺之整体认知。
对教师来说,自我评价法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自我反思、自我教育、激发内在动因的过程。通过自我评价,教师可以提醒自己的职责范围,也可以评价本人目标的达到程度、教学技能的改进程度和知识的增长程度。
互动式评课
互动式评课是一种自由、轻松的评课方式。评课中,先让执教老师自评、反思,然后由其他人谈感想,可以是换位思考的新课堂设计,也可以向执教者提问,由执教者来答疑、解释。参与的对象可以有学生、家长同伴、专家。互动式评课,可以让实验教师在反思、争辩中达到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目的。
【课堂描述】
何老师用《四季歌》音乐导入今天要学习的儿歌——《四季歌》:春天花儿笑,夏天蝉儿叫,秋天枫叶红,冬天雪花飘。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季节,并说明原因。目的是让学生回顾一下四个季节的不同景物。接着学习生字,注重教给识字方法,老师先出谜语让学生猜字:三个人在晒太阳,引出“春”。而后学习生字“冬、夏、秋”,问学生有什么好办法来记住这些字。老师还用了游戏编码说字,拍手说字,找朋友组词,并引入《春晓》的古诗。初读课文里教师结合枫叶红介绍了香山红叶,又学习了生字“雪、叶”,并用“雪花、下雪、堆雪人、打雪仗”四个词说几句话。出示多媒体学习有关“叶”的词:有三个不同的篮子,里头装者三种不同类型的有关“叶”的词,第一个篮子里有:红叶、黄叶、绿叶等不同颜色的叶子的词;风叶、柳叶、荷叶等不同树的叶子的词,让学生感受、积累,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接着全班跟着录音读、自由读、同桌互读、配动作读、指名读……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评,让学生读正确、流利、有感情。读熟课文后,接着还是不忘识字教学是低年级的重点,又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来复习生字。第一,用事物投影仪出示第一排写着拼音的花和第二排写有生字的花盆,为鲜花找花盆,指名拼读音,并带着大家读。第二,蝉上树:在一棵繁茂的树杆上写有“春、夏、花、雪、秋、蝉、冬”这几个生字,蝉上树要通过生字卡片,读正确才能爬上这棵树。第三,秋天到了,为枫叶找朋友,组成:鲜花、四季、枫叶、雪花四个词。课的最后进行了拓展延伸。多媒体出示《秋季歌》:秋天菊花笑,秋天蛐蛐叫,秋天枫叶红,秋天落叶飘。要求个别读、指名读、全班读,接着出示填写:秋天_______(什么花儿)笑,秋天________(什么昆虫)叫,秋天________(树上什么)飘,生互编,后指名编。再根据每个季节的景物,编夏季歌、冬季歌、春季歌,生自找学生伙伴,也可找听课老师学习。反馈时,生编儿歌,师打字:《冬季歌》冬天雪人笑,冬天鸟儿叫,冬天娃娃笑(点评后,把“笑”改为“乐”),冬天雪花飘。最后全班在兴趣盎然的气氛中下课。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