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管教之五 在爱与管教中建立平衡

标签:
管教家庭教育教育育儿 |
分类: 家庭教育——勇于管教 |
http://s1/mw690/001tZI5Vgy6For6kkRG30&690
杜布森博士
原则五在爱与管教中建立平衡这是我们所要讲的最为根本的原则,整个亲子关系立足于这个原则之上,它存在于爱与管教之间精心维系的平衡之中。爱与管教这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是至关重要的,良好的相互作用就是我们成功育儿的公式。
我们已经探讨了其中的一个因素:管教,以及压制和纵容的极端做法对于孩子的影响。另一个因素,父母之爱也同样非常重要。如果孩子在家庭中得不到父母中至少一人的疼爱,就会像离开了水的植物一样日渐枯萎。
几十年前人们就知道,缺少爱和抚摸的婴儿会死于一种奇怪的病,这种病曾被称为衰弱症。他们出生后日渐衰弱,常在1周岁前就死去。13世纪时,弗雷德里克二世曾在50个婴儿身上做过试验,证实了婴儿的这种情感需求。他想通过试验知道如果一个婴儿生长在无声的世界中,长大后会说什么语言。为了完成这个令人置疑的试验项目,他安排了许多养母给孩子们洗澡和哺乳,但禁止她们爱抚、拥抱孩子,并禁止她们跟孩子说话。这个试验彻底失败了,因为50个婴儿全部夭折了。数以百计的近期研究指出,婴儿出生后第一年中与母亲的关系对孩子存活影响重大。世间万物中,一个孩子得不到爱是最令人伤心的悲剧。
爱的缺乏对孩子的影响通常是可以预料的,但是,对于过度的爱,或“超级的爱”带给孩子的危害,人们普遍认识不足。在我看来,有些孩子被错误的教养方法给宠坏了,这种错误的教养方法被当作是“爱孩子”。有些美国人完全以孩子为生活的中心,把所有的希望、梦想、期待和抱负都寄托在孩子身上。这种心态发展到极致便形成对孩子的过度保护。
孩子的疾病和意外,对于深爱他们的父母来说是难以承受的打击。但对于那些过度保护孩子的父母,即便是最轻微的威胁也将令他们生活在极度的焦虑之中。不幸的是,父母不是焦虑生活唯一的受害者,孩子也常常成为牺牲品。他们得不到许可去经历合理的冒险,而这种冒险恰恰是成长和发展的必经之路。在出于过度保护而无法拒绝孩子要求的家庭中,前面所提到的“物质过度”问题往往发展得最为严重。此外,过度保护的另一个常见后果是孩子情感发展的延迟。
在此,我要特别谈到一种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家庭环境,这种家庭在当今社会中极为普遍,表现为父亲和母亲管理孩子的方式呈现出两个完全相反的极端。典型情况通常是这样:爸爸是个大忙人,全部精力都在工作上。他常常从早到晚都不在家,回家时,也带回很多工作。他还经常出差,当他偶尔在家又不工作的时候,总是精疲力竭地瘫倒在电视机前看球赛,而且不想被人打扰。他对待孩子的态度逐渐变为严厉而冷漠。他时常发脾气,孩子们渐渐学会了与爸爸保持距离。
与爸爸相反,妈妈对孩子却无微不至,家庭和孩子是她快乐的源泉。实际上,在她心中,婚后逐渐熄灭的浪漫爱焰已被孩子所替代。她担心爸爸对孩子不够关爱、不够温柔,她觉得自己应该做出补偿,于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当爸爸不让孩子吃晚餐就让他们上床睡觉时,妈妈会偷偷塞给他们牛奶和饼干。由于爸爸不在时,妈妈是家里唯一的权威,所以家中管理孩子的总基调是不成章法的放任。妈妈太需要孩子了,以至于不愿去冒险控制孩子,免得孩子不快。
在这样的家庭中,两个家长权威的表现是相互矛盾的,孩子被夹在中间。孩子不尊重其中任何一个,因为双方在互相拆台、破坏对方的权威。根据我的观察,这种自毁权威的家庭是在埋下一颗叛逆的定时炸弹,当孩子进入青春期时,这颗炸弹将会引爆。我见过的最敌意、最具攻击性的青少年就出自这种家庭。因此,如果想要培养出健康、负责任的孩子,我们必须将爱与管教联手,寻找出平衡的“中间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