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勇于管教之一培养孩子对父母的尊重是儿童教育中一项至关重要的原则

(2013-12-09 15:58:49)
标签:

教育

育儿

家庭教育

管教

分类: 家庭教育——勇于管教

  

http://s9/mw690/001tZI5Vgy6ERiOWbyMe8&690

杜布森博士

 

 

 

“管教”的概念不仅在孩子与父母发生对抗时使用,我们还必须培养孩子的自律和责任感。在成长过程中,孩子需要帮助,从而学会应对生活中的挑战、承担责任,以及自我控制。他们还应当具备必要的个人能力,以满足不同成长阶段的要求,从而完成作为学生、同辈群体和成年人的相应责任。

 

有些人认为这些品格不是培养出来的,他们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对孩子放任自流,顺其自然,对孩子性格形成时期的障碍不必予以理会。这种放任主义哲学的倡导者可能会提出,如果孩子愿意,就可以允许他们在学校考试不及格,把卧室弄得像猪圈,或者让他们的狗狗挨饿,等等。

 

我反对这样的观点,而且我积累了相当多的证据来驳斥它。孩子只有在真爱和合理的管教中才能健康地成长。在这个到处泛滥着吸毒、不道德行为、性病、破坏公物、街头涂鸦和暴力的时代,父母不能仅靠愿望和运气期待孩子拥有我们所期望的品行。将放任作为教养孩子的方法,不仅是失败的,对那些实施者来说,更是一场灾难。

 

如能正确使用,爱与管教联手是卓有成效的!它能激发出温柔的情感,使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相互尊重成为可能;它为那些本应相互关爱、信任的家庭成员之间架设桥梁;它使我们能够让我们所深爱的孩子们有机会认识上帝;它使得教师们能够在教室中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它鼓励孩子尊重他人,成为有责任感、有贡献的公民以立足于社会。

 

不难想象,取得这样的成就必须付出代价。是的,这个代价就是勇气、毅力、信念、勤勉以及不懈的努力。简而言之,我们必须在纯粹的爱中勇于管教。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具体探讨如何才能取得这些成就。

 

家庭育儿有5个基本原则,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第一个原则。

 

原则一 培养孩子对父母的尊重是儿童教育中一项至关重要的原则 让孩子学会尊重父母是必须的,这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自尊,而是因为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会为日后孩子对其他人的态度打下基础。孩子早期对父母权威的看法,将成为他以后对学校管理者、执法人员、雇主以及其他共同生活工作的人的态度的基础。亲子关系是孩子最早也是最为重要的社会关系,亲子关系中的问题将会在孩子以后的生活中得到反映。

 

必须培养孩子尊重父母的观念和行为,还有另一个同样重要的原因,当孩子步入青春期时,如果你希望他接受你的价值观,那么,你就必须让孩子在年幼的时候尊重你。如果一个孩子在15岁之前,经常违抗父母、嘲弄父母的权威,那么,在他的心目中,他早就蔑视父母了。

 

对于父母来说,尊重这个因素尤为重要为什么?因为孩子通常把父母,尤其是父亲看作权威。所以,如果父母不值得尊重,那么,道德、国家、价值观,甚至信仰都不值得尊重。

 

在指导父母理解孩子的某一特定行为时,尊重的概念很有用。首先,父母应该判断这个不受欢迎的行为是否是对父母权威的公然挑战,然后,根据结果来决定采取何种形式的管教措施。

 

假设小克里斯在客厅玩耍时撞到了桌子,打碎了很多贵重的瓷器和饰物;假设温迪丢了她的自行车,或是把妈妈的咖啡壶落在雨中任雨淋。这些都是小孩子的过失行为,应该恰当地处理。有些父母不把这当回事儿,有些让孩子以劳动来赔偿损失。当然,具体方法要取决于孩子的年龄和成熟程度。

 

上述例子都不是对父母权威的公然挑战,这些行为不是出于任性和傲慢的悖逆,因而不应受到严格的惩罚。我认为,打屁股的惩罚(我们将在后面讨论)应当是在孩子1岁半到10岁之间,当孩子以挑衅的态度对父母说“我就不!”或是“你闭嘴!”时使用。当孩子表达出这种顽固的反抗时,你必须立即对挑战予以回击。当你和孩子发生面对面的冲突,这不是讨论服从是否是一种美德的时候,也不是让他回到自己的房间生气的时候,更不应延迟管教,等你的配偶劳累不堪地下班回家后再采取措施。

 

当你在地上画了一条线,孩子故意用他的小脚丫越过了这条界线。谁将赢得胜利?谁更有勇气?在这里谁说了算?面对任性的孩子,如果你不能给出确定的答案,他将挑起其他战争,一遍又一遍地挑战这些问题。在孩子身上最悖论的一点是:孩子希望被领导,同时又挑战父母是否够格来领导他。

 

在早期对抗中失败的父母将很难在以后的冲突中取胜。无论是由于软弱、劳累还是繁忙,这些父母所犯错误的代价是惨重的,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烦恼将接踵而至。如果你不能让一个5岁的孩子捡起他的玩具,那么,你也不可能对一个正值人生最为叛逆的青春期的孩子有更多的控制。

 

我们必须明白,青春期的表现是孩子以前所有教养和行为的浓缩,或者说是综合。所有在12岁之前存在的问题到了青春期都有可能恶化和爆发。每个孩子成长中的前12年是解除青春期定时炸弹隐患的最佳时间。正如比尔·斯罗内克博士,一位那什维尔的儿科医生,也是我的朋友,在“爱家协会”的一次广播节目中所说,“如果管教从生命的第二天开始,那已经晚了一天”。

 

我必须说明,一些反叛行为与我在这里所描述的“挑战权威”存在着根本差异。孩子的敌对和叛逆可能因挫折、失望和遭受拒绝而产生,这必须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也许,正确辨别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动机,是我们为人父母者所面对的最困难的事情之一。

 

孩子通过反叛行为来传递给父母一些信息,父母必须在作出反应之前,先将其破译。信息常会以这个问题来表现:“是你说了算,还是我说了算?”一个明确的答复能够有效消除孩子的企图,使他不再尝试推翻家里已建立起来的权威。但有时,孩子是在以敌对行为对你表达:“我现在感到没人爱我了,我整天被一个只会大喊大叫的小弟弟烦着。妈妈以前很关心我,现在谁都不想要我了。我恨所有人。”当反叛行为隐含这样的信息时,父母应该尽快找到问题的根源并解决它。

 

卓有成效的父母能够洞察孩子的心思,看他所看,想他所想,感觉他所感觉的。比如,一个2岁的孩子上床睡觉时又哭又叫,父母必须弄明白他想表达什么。如果他是害怕房间里的黑暗,那么,你的处理方法就要区别于毫无原因的拒不睡觉。父母之道的艺术就在于辨别孩子行为背后隐藏的真实含义。

 

如果父母能凭直觉了解孩子,他们就能观察和辨别出他的小脑袋在想些什么了。如果父母能够学会仔细聆听孩子,孩子就会告诉父母他们在想些什么。只有当父母掌握了这些能力时,他们才能摆脱黑暗中无谓的摸索。

 

这里我再次重申育儿的第一个基本原则:管教孩子的首要目标是获得并维护孩子对父母的尊重。如果父母做不到这一点,那么,他的生活将充满烦恼。

 

我们的目标不是要培养出十全十美的孩子。即便你在家中实施了一套空前完美的管教措施,你的孩子终归是孩子,他仍会不时地表现出愚蠢、破坏性、懒惰、自私以及无礼。这是人类的本性,我们作为成年人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对孩子来说,更是在所难免。

 

我认为,育儿的目标是接受孩子与生俱来的特质,然后逐渐把他们塑造成为成熟、有责任感的成年人这个过程将历经20年,其间充满进步、挫折、成功和失败。当孩子进入13岁时,你可能会一时地认为他丢掉了你教给他的所有好的品质,如礼貌、善良、优雅和风度。但紧接着,成熟将接踵而来,原先的播种将破土而出。作为父母,能够在20年的时间里,经历孩子从婴儿到成人的发展变化,这是多么丰富的人生体验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