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您常常感到胃痛嗎?

(2008-03-27 14:34:31)
标签:

我记录

我的情感梦想

健康

分类: 養生保健小站
 您常常感到胃痛嗎?

現代人的生活忙碌緊張﹐飲食不正常﹐鬧胃痛的人越來越多了。當您有了胃痛﹐是隨便買胃藥吃?還是曾經給醫師好好的診查過。希望您是後者。如果醫師的診斷是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您就繼續看下去。如果還不知道胃痛的原因﹐就先去給醫師看吧﹐不要自己當醫師﹐自己亂吃藥。有些人胃痛﹐結果檢查後卻是其他器官的問題﹐這可不是鬧著玩的。

造成潰瘍的原因很多﹐有一部份患者是因為胃部受到幽門曲狀桿菌的感染所致。有部份患者可以藉由適當的療程消滅幽門曲狀桿菌而得到根本治療。然而不管是哪一類型的潰瘍﹐注意飲食都是必要的。一方面要保護及修補胃壁﹐另一方面要攝取充足的營養。

早期對於潰瘍有許多的飲食限制﹐後來發現這些飲食限制只會增加增加患者困擾﹐造成營養不均衡而延遲恢復時間。除了部份會刺激胃壁的食物及引起胃部不舒服的食物(這點也因人而異)外﹐應盡可能從均衡飲食中攝取充足的營養素﹐加速傷口的復原及修補。


飲食請留意

纖維曾是潰瘍患者的拒絕往來戶﹐使得許多潰瘍患者對於蔬菜水果的攝取自我設限。最後造成維生素A及C攝取不足的現象。維生素A及C對於潰瘍患者是重要的﹐它們對於保護黏膜及傷口癒合而言是重要的營養素。粗纖維含量多的食物(如莖梗﹑較老的菜葉)﹐只要細嚼慢嚥﹐都不至於傷害胃壁。如果吃下去會造成胃部不適﹐才另當別論。但在潰瘍發作時﹐或是牙齒咀嚼能力下降的人﹐仍建議以質地柔軟﹑易消化的蔬果為主。也就是嫩而去莖梗的葉菜類﹐及新鮮瓜果等。肉類則以嫩而無筋的瘦肉為主。

牛奶所扮演的角色則備受爭議。早期認為它可以中和胃酸﹐後來發現它中和胃酸的效果有限﹐反而會刺激胃部分泌更多的胃酸。因牛奶遇到胃酸會凝固, 造成消化的負擔。但每個人對於牛奶的反應不同﹐如果飲用後並不會造成不舒服﹐把它當成一般的食物看待﹐一日1~2杯。如果會造成胃部不適﹐則暫停飲用﹐以後再從少量漸增﹐至恢復正常。

有些人認為「酸」的食物會刺激胃壁﹐其實這些酸度較高的食物和胃酸比起來才真的是小巫見大巫﹐禁絕它們是沒有意義的。但有人在空腹時食用酸度較高的食物如鳳梨﹑柳丁﹑桔子(汁)等會造成胃部不適﹐在飯後吃就沒有問題。有些食物(如蕃薯﹑芋頭﹑黃豆等)容易產氣﹐可依個人的經驗(是否造成脹氣因而疼痛)決定是否應攝食。反而是炒飯﹑糯米飯﹑烤肉等太硬的食物﹐年糕﹑粽子等糯米類製品﹐各式甜點﹑糕餅﹑油炸的食物﹑冰品類食物及汽水﹐常會導致胃部的不適﹐是必需留意選擇的食物。


禁忌食物

什麼才是真正的禁忌食物?酒﹑咖啡﹑濃茶﹑辛辣調味品都是。它們都能刺激胃黏膜﹐並增加胃酸的分泌。空腹及大量食用的傷害更大。吸煙不但傷害肺臟及心血管﹐也會增加胃酸的分泌﹐促成﹑加重潰瘍。


生活調適

定時定量的飲食習慣對於潰瘍患者而言是加倍的重要﹐能少量多餐會更好﹐不要吃得太撐了!細嚼慢嚥﹐心情放鬆﹐飯後略作休息再開始工作也是重點。不管有沒有幽門曲狀桿菌在作怪﹐壓力絕對是潰瘍的促成因素。因此﹐心情保持愉快﹐減少無謂的煩惱是必需的。盡可能的保持生活規律﹐作息正常﹐並應有足夠的休息。休息是要走更長遠的路﹐對潰瘍患者尤其如此。

潰瘍造成的疼痛雖然稱不上是大毛病﹐卻影響營養攝取﹐也影響情緒。它也是一個健康的警告信號﹐警告自己該調整步伐了!從醫療﹑生活﹑營養上多方面調整﹐潰瘍會與您越來越遠的﹐試試看吧!
胃痛在中國人當中常被廣泛使用,它對於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意思,如果不仔細對它分析清楚,有時會引起混亂,甚至誤會。

徵狀剖析
胃痛可能表示三種不同的痛。


第一種所謂的胃痛,即是醫學上的腹痛,有人隨便地把發生在腹部的疼痛,不管是上腹部還是腹中央,甚至是下腹部和兩側,一概稱之為胃痛。這些多是對生理醫學較陌生外行的人,由於胃痛指的範圍大了,所牽涉的疾病也就多了。
第二種人稱的胃痛,指的是上腹部的疼痛。這種人多是對人體生理有一定的認識,知道胃所處的位置,故稱之為胃痛。可惜上腹部位發生的疼痛並不一定是由於胃發生了毛病引起的,有時胰臟發炎或腸道梗阻等也可引起上腹部的疼痛。但和上一種人來說,這種胃痛的含義狹小多了。
最特異的胃痛,純粹是指因為胃部病變而發生的疼痛。有這種說法的人主要是醫務人員和一些對自己的疾病症狀較了解的人。他們指的胃,是解剖上特指的胃部,而不是他人泛指的腹部或肚部。胃部因為發炎和潰瘍會引起疼痛,這種疼痛多般發生在上腹部,而且多會在服食胃藥之後症狀有所減輕。對於病因尚未明瞭的疼痛,即使是發生在上腹部,他們都會願意用腹痛或肚痛來稱謂,因為潛在的病因可能是跟胃部病變完全無關的疾病。

所以明白到胃痛在不同人口中的三種不同意義,有必要對它作進一步澄清,最好是叫患者自己用手指指出究竟疼痛的部位在哪裡,這在青少年和老年人中顯得特別重要

腹痛是十分常見的臨床徵狀,引起腹痛的原因很多,可涉及到身體的各個系統。有的病因是輕微的,有的卻可能是嚴重的疾病,甚至在很短時間內可對生命構成危險。所以正確地診斷腹痛產生的病因,對醫務工作人員是非常重要的。

徵狀剖析

腹痛通常是指在身軀前方,由肋骨下沿到盆腔恥骨之間發生的疼痛。在軀體側面和背部的疼痛,多被指為是腰痛。腹痛的分類有多種,按腹痛發生的時間和速度來分,可分為急性腹痛和慢性腹痛。如果按腹痛發生的特別部位來分,又可分為左上腹痛、右上腹痛、左下腹痛、右下腹痛和腹中央痛等幾種。 如果按腹腔結構和身體系統來分,則又可分為腹壁疾病、腹腔疾病、腹膜後腫瘤,以及腹外系統性疾病引起的腹痛。


所以腹痛是一種牽涉範圍廣,性質複雜的症狀。一個對診斷病因有很大幫助的因素是腹痛的部位,因為一些腹部的病變與腹痛的部位存在著對應的關係。例如: 胃痛多發生在上腹中部, 肝臟和膽囊病變產生右上腹部疼痛, 常見的闌尾炎雖然早期可產生腹部中央的疼痛,但後期痛的部位卻是在它所處的右下腹處。


除了腹痛的部位外,其他伴隨的徵狀對正確診斷也有很大的幫助。 如伴隨有噁心、嘔吐、大便不通,則有可能是發生了腸道梗阻。 如同時有黃疸、發燒等症狀,便有可能是膽管或肝臟發生了病變。 小便次數頻密,排尿困難、夜尿,可能是膀胱、尿道、前列腺等有毛病。 腹腔內出血可伴隨休克的症狀。 另外,患者的年齡和性別也是需特別考慮的因素。有些疾病在兒童時期較多見,成年人中則罕有。婦女腹痛可能跟婦產科的疾病有關。
疏肝健脾 揮別胃痛

◎吳明珠(臺北市立中興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




  所謂「人食五穀雜糧,孰能無疾」,而飲食入口,首先到的第一消化站就是胃。胃黏膜中血管十分豐富,食物的消化、運送都靠它。如果有任何因素影響到胃黏膜的組織改變,就會讓我們開始「胃痛之旅」。

  多從脾胃上著眼,認為凡痛多是氣血鬱阻不通暢所致,古人稱之為胃氣,要以下行為順,故有不通、不順則痛,氣血壅遏之說,《內經》云:「百病生於氣,氣滯則痛,氣鬱則脹,氣逆則嘔,氣有餘便是火,不足則虛,甚則下陷。凡痛多為不通,不通則痛。」胃病對這種機理反應更為明顯,無論任何原因,只要妨礙了脾胃的「氣」的升降運動功能,都能出現胃痛。

  一般簡單、或偶爾因緊張才出現的胃痛,有時只要改變一下飲食就能緩解,而常發生的頑固型胃痛,就要好好調理治療,免得病情遷延日久,影響的臟腑越來越多,痛的範圍也越來越多!

  中醫治胃痛的方法和體質有很大的關係:

  1.肝氣犯胃型:如果您是屬於容易緊張的人,胃區常脹滿而痛,痛勢還會竄及脅部,容易打呃逆、暖氣吞酸、噁心或有嘔吐。痛時輕時重,每因情緒不穩、生悶氣時則犯病,大便欠暢或不調,面色黃,舌苔白厚,有裂紋,舌邊尖紅。沉弦或弦滑脈。

   療法:疏肝理氣和胃。

   參考處方:加味逍遙散合疏肝和胃散加減。

  2.氣滯血瘀型:如果您的胃痛,痛起來好像刀在割,而且痛在固定地方,甚至痛得不能按,面色晦暗,唇色暗紅,舌質有瘀斑,大便有時色黑。此種胃痛屬於氣滯、血瘀阻絡。

   療法:和血化瘀理氣。

   參考處方:失笑散加減。

  3.脾胃氣虛型:如果您的胃痛,常常是隱隱作痛,也會因受寒而絞痛,喜噯氣,喜喝熱飲,吃了東西就會感覺舒服,腹部容易脹滿,或有嘔吐清水,畏寒,四肢不溫,或有浮腫,大便多半比較稀、軟。臉色黃白,舌苔較為白淡或胖嫩,脈也較沉細,手足偏涼。此種病情多屬於脾胃陽虛,中氣不足。

   療法:溫中健脾補氣。

   參考處方:黃耆建中湯或大建中湯加減。

  4.脾胃氣陰兩虛型:如果您的胃痛常合併有灼熱感,吃東西後更明顯,食欲不振,吃多了就胃部脹痛厲害,口中無味,並喜吃酸味、失眠。常口乾唇裂,舌苔少,舌質紅,脈沉數而細,此種病情多屬脾不運化,胃陰不足。

   療法:健脾育陰和胃。

   參考處方:養胃湯或一貫煎。

  5.胃熱夾滯型:此類病人胃部常脹滿作痛,噁心,溢酸明顯,呃逆,喜歡喝涼飲,腹中或有病塊可尋,拒按,大便不暢或滯下,小便黃。面色紅,常容易有口角生瘡,舌瘡,舌苔黃膩垢厚,脈沉滑或數大。

   療法:清熱消導化滯。

   參考處方:半夏瀉心湯合平胃散加減。

  6.濕邪中阻,脾陽受困型:您可能常感覺胃部脹悶作痛,而且似乎胃有水聲,不想喝水,畏寒身痛,噁心嘔吐痰多,四肢或有浮腫,大便稀軟,小便不多,面色黃白,舌苔白膩,胖大,舌質紅,脈滑數或軟緩。

   療法:芳香利濕健脾。

   參考處方:霍香正氣散合三仁湯加減。

少吃:酸.硬.刺激

  胃病不是危疾,但很多人一輩子吃藥也治不好胃病,其中關鍵在於「飲食起居」四字。患病者如不改變飲食習慣,即使不斷吃藥,胃痛始終長伴左右。

  胃痛的飲食原則:

  ˙飲食定時定量。

  ˙勿空腹喝茶或咖啡。

  ˙少喝酒。

  ˙避免過辣及煎炸食物。

  ˙少吃難消化的堅硬食物,如橄欖、魷魚、墨魚、芭樂。

  ˙少吃肥膩的食物,如肥肉。

  ˙糯米類吃後不好消化易於脹氣、泛酸,故宜注意少吃。

  ˙不宜吃飽後馬上工作或做運動。

穴道指壓解胃痛

揉內關:用拇指揉按,定位轉圈36次,兩手交替進行,疼痛發作時可增至200次。此法可健胃行氣,解痙止痛。

點按足三里:以兩手拇指端部點按足三里穴,平時36次,痛時可揉200次左右。手法可略重。

揉按腹部:兩手掌交叉疊放,以胃區〈中脘穴〉為中心,揉按腹部畫太極圖,順時針轉36 圈,逆時針轉36圈。本法可止痛消脹,增進食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多喝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