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果牛刀再活50年

(2008-11-24 17:21:05)
标签:

房产

首先证明我和牛刀如不是好朋友,可以说关系蛮好。

我在这里假设一下50年以后,牛刀在回忆50年前(即2008年)时说:

2008年,我对深圳房价及其它地区房价看空的言论横竖祖国大地,它尝试着解开以北大徐稹庆教授为代表的伪学者的丑恶面目。在招来了大量的批评意见以及取笑的同时。它吸引了许多看空派的兴趣。同年,我的言论已建立起权威地位”。

    开个玩笑,意为恭敬,如有冒犯一定很快登门拜访牛刀大哥并当面致歉。

 

以上是一些感想,今天正题如下:

我在自己2007年有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房地产金融实务》的自序中引用穆迪的创始人约翰·穆迪(John Moody)1950年的一段讲话来自勉:

“1909年春天,我的《穆迪铁路公司投资分析》初版,它尝试着分析铁路的财务报告并评定它们所发信的债券。这本指南在招来了大量的批评意见以及取笑的同时。它吸引了交易员及证券公司的兴趣。而早在1914年,这本指南已建立起权威地位”。

穆迪先生已逝世50多年,在1909年的100以后,目前穆迪公司的权威地位目前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和全球金融海啸而受到质疑,又在招来了大量的批评意见以及取笑。哪又有谁会在2050年作些总结或感叹呢?如果穆迪还活者,他又有何感想?

 

以下是我月前在《中国不动产市场》杂志一篇短文的部分摘要:

现简要归纳美国次贷危机主要参与各方在整个过程中的表现:

       美国政府也存在“居者有其屋”的理念,较长时间里采取低利率和宽松的贷款政策,甚至走向零首付、住房高比例抵押的办法;致使大量以前无资格和能力的人买入房产。

       次贷公司:常常很少考虑贷款者有无偿还能力只关心收费和提成,有时连借款者的信用证明材料都不仔细了解,且相信部分次贷公司的业务员有误导贷款者之嫌。

       评级公司:穆迪和标准普尔等信用评等机构事实上的工作失误或利润导向行为,致使许多投资者血本无归。

       投资者:主要是贪婪无度的华尔街大鳄,比如投资银行和对冲基金,管理者在巨大的利润面前,很少考虑风险。

       炒房者和无力买房者 – 许多炒房者采取无限制的借债以支持无限制的消费。

       商业银行:大多数商业银行不是担保债务凭证(CDO)的主要参与者。

       美国政府:其对商业银行有多方面的监管,但对投资银行和对冲基金长期缺乏监管。

       房地产贷款证券化:被指透明度不高。

       担保债务凭证等金融衍生品:担保债务凭证和信用违约掉期(CDS)被描述为利用其美丽的外表误导或欺骗相关各方。譬如美国目前信用违约掉期规模达62万亿美元,而次贷危机的进一步恶化与信用违约掉期业务的危机直接相关。

因此,我认为房地产贷款证券化是目前美国次贷危机的受害者,而不是元凶;关键是我们要掌握和应用好这一金融工具,使它更透明、更公开和受到监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