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产 |
承蒙中国近现代著名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主义教育家,近代职业教育的创始人和理论家黄炎培先生的川沙同族(南行大叔)的厚爱,写道:
“张健教授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但他不是一个“愤世嫉俗”的人,他的情感和观点都隐藏在那些“雅俗共赏”的博文里,读来有一种“轻松”的感觉。也许张教授不太象一个地道的学者,但做学者和做学问一样的累,是要耐得住寂寞的,做假和尚还不如做个俗人。“
本人不会故作姿态,认为此评论恰到好处;并有一些联想。
上星期六下午活动,遇见高原兰美女兼总裁,我说“看了你的美丽和感人的诗文及其意境,似乎觉得自己有些太入俗”。虽然20几年前读大学时也对诗文,也常识写一些,最终没有结果,但房地产和金融书籍已出了3本,另外2本(《房地产投资》和《房地产融资》也会在9月底出版。
我在今年初出版的《房地产投资基金实务》第二版自序中写到:
“确实与房地产投资相比,目前国内在房地产金融方面的实践和创新都显得较缓慢,包括很少有可操作和突破性的研究。比如,甚至很多专业人士对房地产投资基金、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私募股权基金、夹层融资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等一些基本概念模糊不清,相比国内日益发展的房地产金融形势就显得有些落伍。----------话说回来,本文开始提及清华大学刘文典教授讲解《红楼梦》;另外上世纪我国最著名的女作家之一的张爱玲,在她1977年由皇冠出版社出版《红楼梦魇》自序中提到“近人的考据都是站着看─来不及坐下”(注:指许多研究学者心态浮燥,不能专注),那对我们研究房地产投资基金方面有没有启示呢?
还有一本书写了好几年,还未写完,可能要在退休后完成,书名是《人人都是(自己人生的)开发商》,其中对自己的一个要求即是:只求真学问,不做伪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