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运河路

(2024-09-16 16:33:07)
标签:

文化

上次说到一条名不见经传的宝藏路——华园路,这次介绍另外一条宝藏路——运河路,这条路其实也不用我介绍,但凡在镇江市区生活过几个月的人都会认识这条路,何况镇江市区居民呢?我这是狗尾续貂,啰嗦罢了。

 

镇江因水而兴,是长江与运河交汇的城市,曾经市内河道众多,光通江的河道就有好几条,有“五口”通江一说,解放后,国家实施大运河治理工程,拓宽疏浚,裁弯取直,将本来经过市区的大运河河道改到谏壁那边去了,因而,市区这段古运河就失去了航运功能,久而久之,这段古运河就掩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了。

运河路
    我到镇江工作时,这段古运河杂草丛生,垃圾遍地,臭不可闻;一位镇江土著说他小时候的运河河水是清澈的,河里有鱼虾在游动,他们还在运河里淘米洗菜呢,谁知就一二十年时间,运河成了这个样子,他始终想不通,我当然更想不通,后历经多轮治理,仍不见效,最终只能通过生态补水解决古运河水质问题,呜呼!

对运河实行水质与道路治理联动,企图再现“船帆点点、轴轳千里”的盛况,终不得法,一个意外的收获是把运河路拓宽了,修平整了,路两旁全部栽上了梧桐树。顾名思义,运河路是沿着运河的一条路,但又不是完全沿着运河,只取了运河的一段路命名,运河路既不是东西走向,也不是南北走向,它是一条弯弯曲的路,如果硬要说出一个朝向来,可能是东南——西北走向,总之,我也说不准,它一头连着塔山路口,一头枕着中山路,路不长,就两、三公里,也不宽,只可容纳双向四辆车行驶;出了南水桥和中山路两端,尽管运河还没有到头,然而,沿运河已没有大路了。时间能塑造人,也能塑造树,如今,运河路两旁的梧桐树树冠已经合围,像一把巨大的伞把运河路拢在怀抱里,如果说华园路的梧桐树还是青少年的话,那么,运河路上的梧桐树则是壮年,高大挺拔,巍然屹立。

说起来,运河路的历史并不长,历史长的是运河,市区这段运河既是大运河的一段,也曾是镇江的护城河,过了河就是城外了。沿运河的一边是城墙,剑楼,据说明代以前的虎踞桥还是一座吊桥,外人是不能随意进城的,须通报后才可放行,只是到了明代后期,虎踞桥才建成了石拱桥,但城外的人进城仍要查验后才可入城。虎踞桥是东乡、南乡人进城的唯一通道,遥想当年,那些挑着担子的商贩们争先恐后快步进城,独轮车吱吱嘎嘎一个劲地往桥上推,留下一道深深的车辙印。

运河路几经整修,才成了今天的这个样子,路通了,桥也多起来了,从南水桥数起,一段运河路就有南水桥、虎踞桥、解放桥、珍珠桥、中山桥五座桥,为的是供汽车行驶,方便是方便了,但也把运河弄得不伦不类,这些怪物实在是丑化了运河。运河路一边临水,一边就是临街的商铺、厂房和楼宇了,想当年,人声鼎沸,好不热闹,曾经的罐头厂、冶炼厂、汽修厂这些运河路上的大佬都已成了过往,主人换了又换,你方唱罢我登场,运河路终于安静了。

如果有什么路可以称作是林荫大道的话,那么,运河路应当仁不让,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就住在运河边上,家门口就是著名的虎踞桥,过了虎踞桥就是运河路了;清晨、白天、晚上,只要有空,我就去运河路走走,吹一吹夏日的凉风,在深秋的时候见证落叶飘零,走累了,还可在路边的椅子上坐一坐,看人来人往,观世态百相,然而,当我一步一步从运河路这头丈量到运河路的另一端时,多少历史风云会飘过来,不禁浮想联翩。相传,这段古运河是宋元时代开通的,运河的开通,给镇江带来的是千年的繁荣,但也带来了无妄之灾。市区的这段古运河也是镇江的护城河,曾经有一个著名的保卫战就在运河的西门桥上打响,多少热血男儿血洒运河;日本鬼子就是从虎踞桥杀进镇江城的,他们一路烧杀抢掠,一度,镇江城处于风雨飘摇中,所有这些,都烙在了运河的记忆中。

一个台风过后的清晨,我漫步在运河路上,时不时有车从我身边呼啸而过;运河水清可照人,间或有人在垂钓,悠哉悠哉的;渐渐地,行人和狗也多了起来,呵,这就是属于城市人的市井生活,温馨,且从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留痕
后一篇:忆故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