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高级分析师 张沅
基于之前对购物分享类网站发展趋势的分析:从平台合作层面,购物分享类网站呈现社区互联化趋势;从内部运营层面,购物分享类网站呈现分享推动化趋势;接下来就是规模传播层面,作为社会化电商的购物分享类网站,想要实现基于用户规模传播的立命之本,就必须朝着应用移动化的趋势发展,同时这也是移动互联大势的一个缩影。
首先从宏观环境分析,根据CNNIC今年6月发布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手机网民数量达到3.88亿,相比之下台式电脑为3.80亿,笔记本电脑2.4亿,手机成为了我国网民的第一大上网终端。
与此同时,手机网民使用率高于PC网民使用率的网站类型中包括了博客、微博、社交网站、论坛/BBS,这些网站与购物分享类网站一样都具备显著的用户分享特征。这说明购物分享类网站推广手机应用是有前景的,为发展手机移动客户端提供可能性。

再从微观运营层面分析,购物分享类网站的代表美丽说、蘑菇街都已经在开拓移动端市场方面做了一些尝试。截止2011年底,美丽说移动客户端(APP)每天的流量已经超过千万,更早之前移动客户端用户已经达到150万,光是使用iPhone的客户就有100多万。另外,截止2012年5月,移动端流量已占到蘑菇街网站的10%。可见,购物分享类网站应用移动化趋势已见端倪。而且同样具备分享特征的大众点评网,根据其公布的最新数据,截止到2012年第二季度,大众点评月活跃用户数超过4800万,点评数量超过2000万条,收录的商户数量超过150万家,覆盖全国2300多个城市,月综合浏览量近10亿。这为购物分享类网站实现应用移动化描绘了美好蓝图。
值得注意的是,购物分享类网站的应用移动化实现过程中会有一些阻碍,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开发新用户的难度上,移动端要比PC端难很多,目前移动端的用户多是从PC端转移过来的。也就是说,目前移动端的用户多是老用户,无论用户黏性还是购物黏性都是很高的。而且手机支付目前还没有形成气候,手机购物界面剂用户体验还需要优化,与PC端购物的稳定性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另一方面,与阻碍并存的是无限商机。比如类似音乐track
ID,用户通过手机拍照衣服,然后可以通过购物分享类网站客户端搜索类似衣服的店家、价格和评价等。或者用户通过客户端浏览某个包包,简单的画个圈就知道同样这个包包的所有店家的售价和信誉,甚至买家的全部评价。再加上现在RFID(射频识别技术)、NFC(近场通信技术)的不断成熟,可以想象如果借势移动传感应用,那为购物分享类网站带来的流量起码是指数级别的增长,无疑会是另一个蓝海。
综合来看,无论从前景还是先行者已有的实践来看,购物分享类网站的应用移动化已成为明显的趋势,而且后续伴随着手机购物的成熟将会形成新的产业形态。
(中国互联网数据平台(http://www.cnidp.cn/;http://互联网数据.中国)——免费、开放的第三方互联网统计数据资源,欢迎注册使用,数据引用请注明出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