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语音搜索,仍需培养

(2012-08-10 17:04:02)
标签:

语音搜索

杂谈

分类: 互联网热点关注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分析师 许琴

    随着苹果Siri语音助手,Google语音服务的推出,语音搜索一时之间成为业内的焦点,让所有人充满了期待:解放双手,即说即得的构想听起来就觉得美好。自2011年,国内各大互联网公司也纷纷尝试了语音功能,如腾讯语音搜索、百度语音识别,联想乐语音等,试图通过语音输入的方式提升用户在手机小屏幕上的操作体验以增加用户粘度,但最后大都只停留于简单的语音输入,并没有更进一步的发展。目前国内语音搜索市场也只能说是:听起来很不错,但前途漫漫。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近日发布的《2012年中国网民搜索行为研究报告》显示,只有42.7%的手机用户可以进行语音搜索,剩余57.3%搜索用户中,有37.7%的用户希望未来使用语音搜索,48.6%的用户持无所谓态度,13.7%的用户明确表示不希望使用,可见目前国内手机网民对语音搜索并不热衷。

    语音搜索,仍需培养

 

    语音搜索的用户习惯在国内还未养成,语音搜索的概念及便利性也没有很好地被大众所意识,未使用过语音搜索用户中有较多用户对其持无所谓甚至否定的态度,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语音搜索对环境要求较高。语音即意味着发出声音,被他人听到或对他人造成干扰。据《2012年中国网民搜索行为研究报告》显示,手机网民在工作学习等场景时搜索行为最多,而工作学习时环境相对安静,不适合言语;此外,手机最大的便利在于使网民可以在公共场合使用,但中国民众比较注重隐私,不愿在公共场合透露私人信息,语音搜索的使用因此受到限制。

    其次,语音搜索对语言要求较高。中国是有着多种方言的国家,语音统一较为困难,直接影响了网民对语音搜索的体验。尤其是对于二、三级城市,还大都使用本地方言进行生活。据《2012年中国网民搜索行为研究报告》调查,语音搜索的使用在二、三级城市的普及明显低于一级城市。一方面语言统一成为网民使用语音搜索的限制;另一方面由于网民无法使用统一语音,导致语音识别出错影响结果输入正确性,加重了网民对语音搜索的排斥。

    最后,国内语音搜索技术有待提高。国内语音技术还不够成熟,应用效果一般,大都只限于初期语音输入阶段,缺乏语义分析和语音交互,无法让双手真正解放出来。语音搜索最大的好处其实在于多线程工作时的便利,如开车时通过语音搜索地理位置获取饮食信息,这就要求搜索服务根据语音要求进行信息搜索并直接通过语音的形式把最合适的结果返回给用户,但目前尚无法实现,依旧需要通过双手点击搜索按钮并查找结果,与文本输入时的双手操作无明显差异,因此用户对语音搜索带来的实质效果并不认可,直接影响了对其的使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